文
油酱
来源
Claudi医学
1在武汉肺炎疫情的初始,我们写了一篇“武汉肺炎的背后,我想起了17年前的非典”的文章。
当时专家组认为,此次不明原因的病*性肺炎病例的病原体初步判定为新型冠状病*。
而经过半个月的病*性肺炎疫情蔓延,医务人员以及相关卫生专家,也在不断地给大众实时跟进此次疫情的进展、确认排除病因、阻断隔离的行动,以及病情蔓延人数。
根据官方的报道,我们了解到:
此次武汉病*性肺炎并不是17年前的SARS疫情,但也存在人传人的现象,其中新型冠状病*的来源是武汉一家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
钟南山院士这样说:
病*很可能来自野味,例如竹鼠,獾这类野生动物。
我想现在的形势,感染人群的地理分布和武汉海鲜市场关系很密切。这个所谓的海鲜市场有相当多的野生动物。
武汉病*性肺炎疫情,无疑是今年最大的一次事件了。
因此所有人的心都在为它时刻牵动着,我们希望官方推送的消息是,没有人在被疫情传染、没有人因疫情而离去,我们希望所有人都能够平平安安,我们都在等一个好消息。
克拉底对武汉肺炎疫情事件,一直在高度重视,也一直都在看官方推送的每一条信息,但当我们想继续了解,却发现众说纷纭。
许多文章也是从各个角度在解读此次武汉肺炎的疫情,我相信大家也看了许多。
所以,我们收集了一些资料,想重新为大家梳理一下此次武汉肺炎疫情中你需要知道的,其实也就三件事。
2病发地“武汉”的袭来
疫情最早发端于年12月30日。当日微博热搜显示,武汉市华南市场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
伴随疫情的是此起彼伏的谣言,对于肺炎疑似SARS病*的传言。
武汉出现的新型冠状肺炎病*,被卫健委定义为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防控措施。
什么叫甲类防控,当年的非典就是甲类防控。
而乙类传染病的级别也已经很高了,鼎鼎大名的炭疽和非典,都只是乙类传染病。
目前只有两种疾病被列为甲类传染病,分别为鼠疫和霍乱,一旦发现,即刻实行甲类防控,全球*府都会如临大敌,威胁度远大于非典。
年1月8日,央视新闻消息称,武汉市8名不明原因的病*性肺炎患者治愈出院。但就在8名患者出院消息传出的第二日,武汉卫健委发布了该肺炎疫情病原学鉴定发展,称病原体初步判定为新型冠状病*。
当日,一名61岁男性新型冠状病*患者死亡,直接死亡原因为呼吸系统衰竭。
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命名为-nCoV。
与此同时,新型冠状病*肺炎也在境外出现。
泰国、日本、越南、新加坡、韩国均出现此等病情。
就在刚刚,官方通报截止1月22日24时,全国新型冠状病*感染肺炎确诊病例例。
截止1月22日24时,17名新型冠状病*患者在这场疫情中去世,均来自湖北省。
根据目前已公开的5位死亡患者信息,其中4位为60岁以上男性。从发病到抢救无效死亡间隔最长为15天。
1.9武汉新增1例死亡病例:
男性,61岁,因呼吸衰竭、重症肺炎入院,同时患有腹部肿瘤及慢性肝病,该患者常年在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采购货物。死亡诊断为重症肺炎。
1.15武汉新增1例死亡病例:
男性,69岁,入院时患有严重心肌炎、肾功能异常、多脏器功能受损严重,考虑有肺结核、胸膜结核疾病。
1.19武汉新增1例死亡病例:
男性、89岁,因严重呼吸困难入院救治,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等基础疾病。
1.20武汉新增2例死亡病例:
男性,66岁,因间断咳嗽、头痛、乏力伴发热6天入院治疗,1月17日出现呼吸困难,三天后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患者生前有慢阻肺、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
女性,48岁,曾医院救治,入院时严重呼吸窘迫,年1月20日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患者生前有糖尿病、脑梗死、胆结石等基础疾病。
在新增去世患者8例中,男性占5例,女性占3例。
除1例53岁以外,其余均为65岁以上老年人,80岁以上5例,分别患有癌症术后、肝功能损坏、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帕金森等慢性、基础性疾病。
通过这几处病例我们不难看出,年纪稍长且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会更容易受到病*的袭击。
根据这次疫情发布的数据来看,60岁以上的老年人,更易感染上病*,且体内免疫功能低下,无法抵抗病*的入侵。
在武汉一周前确诊的41个患者当中,男性为主,也是中老年发病人数较多。
患者集中在40-60岁,刚刚也是我们父母的年纪。
《健康观察》医院病历样本,总结出了中老年人患病的十大特征:
1.患病率高
2.临床表现不典型
3.多种疾病并存
4.容易发生并发症
5.容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
6.药物不良反应高发
7.易发生医源性损伤
8.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
9.致残率高
10.连带其它病症
再来说一下这个新型冠状病*-nCoV,它是SARS近亲,但在病*的传染率和致死率上,都比SARS更为温和。
钟南山院士针对病*性肺炎疫情形势也做出了研判:
1.95%以上都跟武汉有关系,去过武汉,从武汉来;
2.目前证实了有人传染,是在两个地区,一个在广东,一个在武汉;
3.证实了有医务人员的感染,围绕新型冠状病*的病人护理等方面,有14个医务人员感染。
我相信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从最开始的武汉仅有几个人感染新型冠状病*,在武汉被封锁之后,全国各地都开始逐渐蔓延,直到今天,确诊病例一直在增加,是为什么?
武汉市不明原因的病*性肺炎被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感染所致后,国家相关科研机构迅速研发出病*核酸检测试剂盒,进行技术优化。
核酸检测试剂盒能通过PCR的方法快速确定病例的样品中是否有特定的基因序列的存在,针对不同的病*,可以开发不同的核酸检测试剂盒。
武汉市送检的不明原因的病*性肺炎患者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才出现了“增多病例”的情况。
病例主要与武汉相关,并出现了人传人和医务人员感染,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存在变异的可能,有进一步扩散的风险。
对此,央视新闻报道,自年1月13日10时起,武汉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全市离汉通道关闭。武汉对进出城车辆及人员实施疫情排查。
世界卫生组织有证据表明,在家中或卫生保健机构等地密切接触者之间存在人传人的现象。但目前没有看到任何进一步传播的证据,如第三、第四代传播。
从陆续被确诊的新型冠状病*的病例中,都有一个相似的地方,“都曾去往武汉或与武汉人接触过”。易感年龄普遍较大,且有基础性疾病。
3“武汉华南市场野味”的爆发
新型冠状病*的来源已经被确定下来,来源于武汉一家海鲜市场。
这个海鲜市场,就是在这几天中,恶名传遍的“华南海鲜市场”。
一张网传的华南海鲜市场价目表,让你了解这个所谓的“海鲜市场”,究竟在卖什么。
表面卖海鲜,深处除了待宰的猫狗,活蛇活鳖,各种野鸡,活蹦乱跳的土拨鼠,都在明晃晃地卖,梅花鹿,活猴之类的招牌也在明晃晃地挂……
孔雀、狐狸、豚鼠、狼仔、大雁、鹧鸪、果子狸、豪猪、鳄鱼、狗狸獾、海狸鼠、竹鼠、梅花鹿、海蛇。
你可能都没见过的生物,却被他们明码标价,没有经过任何检疫,就大摇大摆地放到了人口密集的海鲜市场。
我们要知道:
果子狸,17年前非典传播的病*携带者。
骆驼,5年前MERS病*的直接传染源。
华南海鲜市场的乱象,也造就了今日的重大疫情,是偶然,也是必然。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华南海鲜市场的地理位置。
据地图显示,汉口火车站距离批发市场1.3公里。
同时,批发市场旁边有两所中学,一个人流密集的商业中心——万达广场。
紧邻学校和商场,都是人流最密集的地方,这也是武汉疫情感染者不断扩散、蔓延的原因。
这一次的武汉肺炎,有专家怀疑野生动物病*宿主是竹鼠和獾。
吃野味是人类的陋习,很多人把吃野味当作身份的象征。
“中国人,没什么不敢吃的”,并不是一句赞美,而新型病*的产生,似乎也是为了提醒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需心中永怀敬畏。
一位科学科普博主曾揭露过关于野味的怪象:
野味好吃吗?
野味就没有好吃的,因为在人类漫长进化过程中,好吃的动物一定已经被驯化家养了。
那人们为什么还要去吃?
对于食客来说,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尝过。吃过,就代表了以后谈资的资本。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被人们摆上餐桌。
从鸵鸟到狐狸,从孔雀到骆驼……
中国人吃的野味,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猎奇。
而这背后带来的是许多动物从濒危物种转为极危物种。
比如禾花雀、穿山甲……如今中华穿山甲,已经被吃到功能性灭绝。
在吃野味的人群中,除了出于炫富、猎取,还有一部分人是为了进补食疗。
他们认为,野生动物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禾花雀,能壮阳
穿山甲,能通乳
梅花鹿,能延寿
年了,还在玩巫医那套。
然而事实上,野味有百害无一利。
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常常存在各种病原体。就这样,人类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了代价。
相关统计显示,全球超过70%的新发传染病,源于动物。
年的那场SARS疫情,就是因为有人吃了果子狸,而果子狸身上,带有一种来自于遥远山区山洞里蝙蝠的SARS病*,导致了一场烈性传染病的爆发。
17年后的今天,这些野味爱好者们,依然没有“停嘴”,再次引爆了一场全面性的卫生事件,只不过爆发的地点从广州变成了武汉,而传染路径却无异样。
时下,吃野味已经成为了一种滋补良法,一种高级享受,一种有身份、地位的标志。
却不知,盲目的享受、片面的高消费和不恰当的饮食文化,带给人们的却不只是口福之乐。
灵长类动物、啮齿类动物、兔形目动物、有蹄类动物、鸟类等多种类野生动物与人的共患性疾病有多种。
如:狂犬病、结核、B病*、鼠疫、甲肝等。
人们食用的野生动物,大多生存环境不明,来源不明,卫生检疫部门又难以进行有效监控,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就在对野生动物的猎捕、运输、饲养、宰杀、贮存、加工和食用过程中扩散、传播。
许多动物携带的病*、寄生虫寄生在动物的肌肉、血液、内脏里,任何调料制作方式都奈何它不得。
来源不明的野味,有被天敌杀死的,有病死的,有的干脆被不法分子*死的。
有些不法分子利欲熏心,给*死的野生动物卖到餐馆蒙骗消费者,野味餐桌上就又多了一道令人心悸的”祸源“。
中国虽然是生物多样性大国,但也经不住滥捕、滥杀、滥吃。要知道人和自然生态要和平共处,不仅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益,也对自身健康有益。
4你需要知道的
如果大家还记得,年SARS爆发之前,病*在广东已经传播差不多两个月以上了,当时民间各种流言,板蓝根在当地都售空了,醋也从几元钱到几十元,最后定格在了0元一瓶。
SARS广泛传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对疫情了解太少及处理得不够及时所致。
钟南山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17年前非典时期我们在有一段时间根本不了解病*的规律,而且那个时候的防控组织、早期的发现都缺乏经验。
虽然中国成功渡过了这个难关,但面对突发卫生事件封锁信息的传统做法,在这个人口大迁徙、信息大流动的社会,已不合时宜。
过去十几年,中国人在处理突发卫生事件上,越来越成熟:大力推进*府信息公开,及时公开疫情信息,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我们比以往更迅速、更透明,避免了群众的恐慌以及语言的泛滥。
我们只用了两周就确认了病*,并且及时采取了防控措施,这就意味着可以更好地阻断其他传播渠道,遏制其他传播的同时也遏制病*的进化发展。
这次国家第一时间,把武汉肺炎确诊病例,向社会公开,没有滞后。每天相隔几个小时,官方就会向社会公布最新疫情报告,让群众第一时间掌握疫情最新动态。
国家已经高度重视,我们应该更有经验和把握,防控会更科学更有力。
你需要做的:
新型冠状病*肺炎,存在人传人的现象,刚刚官方通报,未曾去过武汉的人也发现了被感染疫情,钟南山教授说,存在飞沫传播,呈现人传人。
戴口罩是保护自身最好的方式,不是一定要N95的口罩。
新型冠状病*传染性比SARS弱,但仍需要高度警惕。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或其他人流密集的地方,有感冒要到发热门诊就诊。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声明:从1月20日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每日汇总发布全国各个省份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数量。日发布会坚持下去,包括春节期间,直到不需要发布。
并且各地医院,医院。当病情扩大、病例增加时,医院。
当年年非典时,北医院集中收治病人,疫情真的要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医院来接收病人。
我在官方微博通报的下方看到这样一句评论:
年的非典你们守护了90后,现在,换90后守护你们。
我相信,很快会传来好的消息。
延伸阅读:
“武汉肺炎的背后,我想起了17年前的非典”
《庆余年》:范闲的感情史,比剧情好看00倍
"年的最后5天,我不想在努力了"
日本叫停HPV疫苗接种的背后,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酒局的权力游戏:过去10年,0万中国人死在了酒桌上
Claudi医学
专业科普|临床进展|行业资讯
欢迎转发朋友圈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