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时,陕州区西李村乡岳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尚志伟刚从地里回来,脸上的汗还没有落,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尤建伟着急忙慌地跑过来,一把拽起了他的胳膊,说:“走走走!小尚书记,没法干了……”
尚志伟紧跟着他来到香菇棚,尤建伟指着几年前建好的大棚皱着眉头说:“香菇大棚得赶紧改造升级,温度保证不了,别说挣钱,本都赔啦!”看着满腹牢骚的尤建伟,尚志伟在大棚里左转右看,顾不得咕咕叫的肚子,脑子不停地转动着,心想:“如果承包户挣不到钱,不干了,那村集体经济收入、*府扶贫资金的收益就会打水漂……”尚志伟越想越发愁。
晚上,尚志伟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心里一直在思考:“大棚的升级改造是必然,是不是能再争取个产业项目,让大家都动起来,让钱生钱……”
几天后,尚志伟先带着五位种植大户到卢氏、汝阳等地学习考察,然后大家一起商讨,最终在乡里的大力支持下顺利申报了香菇大棚硬件升级项目,一个月就建成并投入使用。
看着旧貌换新颜的香菇大棚,承包户尤建伟感激地说:“小尚书记你放心,我要能干成,绝不会亏了村里和村民的!”看着眼前这个实在人信誓旦旦拍着胸脯,尚志伟开心地笑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尚志伟既操心防控,又担心村民的收入,忙得不可开交。尤建伟看在眼里,主动和他一起动员赋闲在家的村民,到自己的大棚里帮忙,男工每天70元,女工每天50元。
“一举三得,岂不美哉?小尚书记你省心了,乡亲们挣钱了,我也省劲了。”挣了钱的尤建伟说的是真心话。
种植能手尤红涛看尚志伟实诚,主动找上门来也要上项目,尚志伟和他一起研究了几天,让他试种了1亩多的草莓,可因为疫情,草莓的销路顿时成了问题。
为了帮助尤红涛把斤草莓卖出去,尚志伟变身“销售员”——一边精心拍图、写文案、发朋友圈,一边动员亲朋好友积极转发广告,于是,他的手机号码成了农产品的订购电话。朋友圈你三斤、我五斤,很快就帮尤红涛把草莓“变现”,帮助销售草莓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喇叭吆喝起来,人聚在一起,尚志伟打开投影仪,根据整理出来的电商资料,开始教授大家网上销售。
几天后,小尚还趁热打铁邀请了两位网红,到贫困户尤帮末的*瓜地里亲自给大家做示范讲解。次日下午,还在山上割草喂牛的尤帮末就收到了小尚送来的*瓜现款元。
扶贫干部的家属最心疼爱人,拗不过爱人数次的要求,小尚带着妻儿来到距市区70多公里的西李村乡岳庄村“体验生活”,可刚进李村辖区,娘俩就因一路急弯陡坡的颠簸蔫了下来。
这条路,尚志伟已经走了三年了。自年被三门峡市公安局选派到岳庄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他就积极调整思路,让自己从一名公安民警转变为扶贫一线战斗员,他觉得不仅是身份和行业的转变,更要有从思想上行动上振兴岳庄村经济发展、富一方群众的使命担当。
好不容易到了村里,听说尚书记的爱人过来了,乡亲们一窝蜂地来串门聊天,带着小尚爱人四处转悠。看着满山连翘金灿灿,成片的草莓红艳艳,一座座香菇大棚傲然挺立,一片片蔬菜基地喜气盈盈,小尚爱人笑了。
回去的时候,爱人说:“今天我算是知道你为什么这么执拗地待在这里了,放心吧,家里有我,你好好干。”听了这番话,小尚心里悬了好久的石头落了地,转身看岳庄,一片希望的田野生机盎然。
完
总策划:李洋策划:冯建*统筹:张国锋编辑:卫倩来源:三门峡日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