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不同文具与当下热门IP联名的“文具盲盒”在哈尔滨中小学生中间悄然兴起。
出于猎奇心理,不少学生纷纷“入坑”,为了隐藏款有的学生反复购买。尤其是心智还不成熟,判断力尚且不足的小学生更是极度热衷,不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更造成极大的浪费。
“文具盲盒”悄然兴起
日前,记者走访了哈尔滨市内多家文教用品商店。在哈尔滨市中学附近的文教用品商店,每家店铺都将“文具盲盒”摆放在“C”位,这些“文具盲盒”种类繁多,有文具套装、中性笔、修正带、橡皮等。其中,中性笔种类最多。
所谓“文具盲盒”就是外表相同的纸盒内,装着不同图案的中性笔,名侦探柯南、航海王、林深不知处、皮卡丘、十二星座、解答之语等等热门IP都“跃然”笔上。
“文具盲盒”目前已占据各文教用品商店的“C”位。
什么是“文具盲盒”?
所谓“文具盲盒”就是外表相同的纸盒内,装着不同图案的中性笔,名侦探柯南、航海王、林深不知处、皮卡丘、十二星座、解答之语等等热门IP都“跃然”笔上。
一位店主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中小学生都喜欢这样的文具,销量相当不错,尤其是与动漫联名款,像‘名侦探柯南’这款盲盒笔经常卖断货。”销量火爆,价格自然也会稍贵,记者了解到,这款盲盒笔售价为5元/支。
这些中性笔的价格在4元~5元之间,单支价格看起来不贵,但盲盒的特点就是以凑齐为目的,很难只买一支,往往一套要在24支左右,如此算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实际上,这些“文具盲盒”却很难凑齐,而且重复率非常高。初二学生小王买了5支晨光和“名侦探柯南的”联名盲盒笔,竟然3支是重复的,想要凑齐全款“路还很长”。采访中,记者询问了多个购买过“文具盲盒”的学生,他们纷纷表示,想凑齐太难了,尤其是“隐藏款”。
家长忧虑:不仅浪费更像“*博”
为何学生热衷于购买“文具盲盒”?很多小学生纷纷表示:“我们对打开盒子的一瞬间充满期待。”
“文具盲盒”在中小学生间非常流行。
就为了这一“瞬间”,有的孩子直接买了一大盒“盲盒笔”。学生家长李女士抱怨:“这笔一学期肯定是用不完,就为了笔的图案不一样。”
此外,“文具盲盒”有普通款和隐藏款之分。前者比较容易买到,后者买到的几率则非常低。而商家正是抓住了中小学生的猎奇心理,以此为营销手段,刺激学生不断“买买买”。
很多家长也道出了担忧:“孩子接触这样带有‘*博’性质的产品,对今后的成长会不会有影响?”一位家长更表示:“孩子之间还会以此作为互相炫耀和攀比的资本,‘他有,我也要有’;‘他买到了,我也要买到’。”
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每次放学,孩子一定要去文具店里,拦都拦不住,即使不买也要看看盲盒笔。她这样,我真是很担心。”
对此,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教师刘洋表示,低年级的孩子本身就对诱惑不具备抵抗能力,过度沉迷于收集盲盒,容易导致孩子乱消费,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设计感十足的文具也易让学生分心,影响学习的质量。
“盲盒”卖点正在被多用
记者还发现,时下不仅有“文具盲盒”,很多和中小学生有关的商品都被制成了“盲盒”,并以此为卖点。
记者看到在一些文教用品商店的门口摆满了“奥特曼”的卡片盲盒,一盒30张左右的“盲盒”销售价格在20元~元之间,这些卡片分为基础版、烈焰版、星云版等等,一位店主介绍:“越贵的卡片越稀有,越不好抽,元里面的卡片非常稀有,销量最好的是30元一盒的。”此外,商家还把明星周边衍生品跟文具一起装进盲盒,进行捆绑销售。
但这些“文具盲盒”质量却参差不齐。在道里区透笼商场一家文具店,记者随机购买了标有皮卡丘的盲盒,结果打开后发现,笔上印的图案并不是皮卡丘的联名款,笔本身是普通的塑料材质,毫无质感可言,盒子上也没有标明厂家等相关信息。
在中学附近的一家文教用品商店里,记者注意到一款标价为15元的小*人“文具盲盒”,盒体上印有“抖音爆款惊喜盲盒”字样,但打开后,盒里7支中性笔和一个胶带,图案与“小*人”毫无关联,做工不仅粗糙,也没有标明厂家信息等。
采访中,记者发现像这样与宣传不符、质低价高的“文具盲盒”不在少数。
痴迷盲盒会对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文具盲盒”的消费群体主要是未成年人。有媒体就曾曝出,在广州市越秀区某小学,不少学生因购买同一主题的文具盲盒甚至不惜向身边的同学借钱。因此事,“文具盲盒是惊喜还是套路”还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并引发热议。
哈尔滨心理卫生中心教授张聪沛表示,盲盒非常容易让中小学生沉迷其中,不仅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更会对身心造成不良影响。对“盲猜”的兴奋和追求会变得永无止境,极容易陷入半虚无的世界中。由此导致中小学生的认知观念会逐渐变得狭隘,对学习、成长等危害也会随之而来。同时,这样的好奇和期待也极容易造成情绪上的困扰。
张教授建议,杜绝此种沉迷,最好的引导应从学校和教师开始。“教师应该从理解学生的角度出发,搞清楚学生为何喜欢。引导学生的认知,倡导勤俭,反对浪费。在班级制造氛围,形成群体对抗,通过同龄人互相干预是非常好的办法。”
也有专家指出,未成年人自控能力较差,对盲盒中不确定的产品会产生较强的期待感,可能会逐步“成瘾”,更有可能造成“*徒”心理的出现。
刘洋表示,文具厂商应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买笔上瘾”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小觑,是学校、家长以及文具厂商都需要考虑的问题。“这样的商业模式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消费观、价值观,更会对孩子的其他品格造成难以改变的影响。”
来源:黑龙江日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