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31日在容桂小学科艺楼五楼演播室开展年顺德区音乐舞蹈新教师培训,佛山市顺德区新入职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在这次培训过程中,先是迎来了我们的开班仪式,然后参加了广东省规划课题、佛山市规划课题结题活动。最后是由广东省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专家组成员、广东省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佛山市计算机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佛山市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佛山市教育局中心岑健林主任为新教师们开展了《可视化教学与可视化教学资源》的培训讲座。
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思考
当今教学模式虽然已经不再是“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的旧时代,但是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依然停留在课堂教学中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就是教育信息化的阶段。通过本次新教师培训让我对教育信息化有一些新的思考。由岑健林老师带来的《可视化教学与可视化教学资源》的讲座,更是让我对未来的教育信息化有了一定的规划。
《可视化教学与可视化教学资源》讲座总共分为三个大环节:1、互联网时代--读图时代,2、可视化教学3、可视化教学高效工具——微课。得到的结论是可以通过现代的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教学进行更高效的有机结合,让课堂教学内容可视化,教学方法碎片化,教学手段数据化,教学策略结构化,从而完成更好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使的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既可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本人就教育信息化的思考如下几点: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更好的创设情境
对于音乐教师而言,不只是教唱歌曲,学习基础知识等等,更应该寓教于乐,让学生更能够从音乐当中得到情感的升华,技能的提高。做到这些的前提就是创设情境,利用文字、图片、图像、声音进行合理的课堂导入,如:在学习新课之前。可以让学生观看视频,用心学习的歌曲的为背景音乐,播放相关的视频内容,通过看,听等感受,使课堂教学在开始前生动直观,还和网络融为一体,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之中,并且可以能拓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于学习的内容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幅度的减轻了学生认识的难度,使抽象的学习内容变得形象化,为教学过程优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一定程度上减轻的教师负担,实现了教学工作便利化
教育信息化的当下网络资源丰富,很多资源我们可以拿来直接运用,并且与教材同步,再加上有各种音频、视频剪辑制作软件以及硬件的支撑,如:以前只能直接下载音频或视频,如果遇到需要剪辑音乐或视频时,就会比较费力有的时候甚至要到专业的录音棚中,才能进行处理,现在有了很多好用的软件这些问题就再是问题,并且可以使得同样的工作情况下,教师的工作量减轻,工作压力大幅度降低,还可以提高了效率和质量,这是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能否获得广大教师的拥护,从而能够持久、能否有效的关键。
三、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信息技术2.0工程
上学期本人有幸参加珠海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信息技术2.0“双师教学”模式改革工程,对于教育信息化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双师教学模式可以让可以让教学水平落后的偏远地方,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可以让教师的各方面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双师”同步课堂在备课环节中是要两个地方的老师同时备课,这样要是教师能力的得到提高的一种途径,然后两个地方的学校的两个指定班级同时有一个教师进行授课,有另外一个教师进行辅助,“双师”异步课堂中,是就是帮扶学校的教师提前录好这堂课,把资源发给被帮扶的教师,到时候由被帮扶的教师根据本地学生的学习情况,仅有选择性的播放。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既可以让学生得到提高,又可以让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打开新的教学思路,得到教学能力的提高。
四、教育信息化对课堂教学的负面作用教育信息化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的,一是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度依赖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而忽略学生能否从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如:一些音乐学习视频,在播放给学生的时候老师要先进行筛选,有的时候视频中的信息有误,有的视频内容太过乱,学生不能从种学到有用的信息,这个问题需要老师在选取视频是进行正确节选;二是太过于完备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海量教学资源在方便我们教师的同时,也可能会使那些本身就缺乏进取心的教师陷于一种懒惰的状态,失去了钻研和探索的教研精神,躺在教育信息化的“福利”上坐吃山空,如:现在信息化发展迅速,很多教学资源都很完善,教师可以直接选着使用,但不是每课都有,当需要教师自己动手制作时,就会以为长期的惰性,导致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都不利于教师的主动发展和个性化成长;三是教育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深度融合是一个问题。教育信息化教学中有可能会让我们一部分教师完全忽略了传统教学方式中优秀的值得传承的一些东西,比如说一堂课下来没有一块赏心悦目的板书,教师自身的示范讲解内容会比视频讲解要更省时,另外就是在丰富了视野、重视了能力培养的同时,可能会忽略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
五、结语
本人对个人教育信息化的规划如下:在注重个人教育信息化技术能力培训的同时,也要树立当下正确的教师教育观念,积极参加进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训,研究如何制作精品微课,并且学习更多的教育信息技术,如视频制作剪辑、白板软件、动画制作、投影仪等现代教育工具。希望未来能够通过不断的培训学习,使得教师的信息素养才会得到提高,而只有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了,才能在教育信息化中更好地趋利避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达到信息化教学的初衷。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动:信息技术多变,非智者不可为;仁者静:须知技术是偏方,教学根本才是重点。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必须是仁智之士,这样才能在教育信息化学习和建设的过程中,一直不断探索下去。
林李,生于黑龙江省尚志市,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艺术硕士,年入职于顺德区勒流育贤实验学校,在校工作期间,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曾担任勒流街道及学校奖教奖学颁奖大学主持人等,空闲时间不断学习,完善自我的教学能力,曾获得校级教学技能竞赛单项奖,年,所指导的初中部合唱在顺德区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中荣获声乐类金奖,并获顺德区“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年,佛山市中小学音乐青年教师语言素养展示交流活动顺德区评比活动中荣获小学组二等奖;年,顺德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小课题,勒流育贤实验学校《利用戏剧表演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年辅导的学生在第三届中小学个人才艺展示活动中分别荣获街道特等奖、顺德区二等奖,本人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END文稿:林李
美工、编辑:曹瑢
审核:陈燕、郭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