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藏友堂藏友问心
TUhjnbcbe - 2021/5/22 19:53:00

玩以补蹉跎

玩,文玩。

以文养心,斯文可追。

玩有余味,玩物尚志。

这是我对文玩的理解,也是我对文玩热爱的理由。

记得那是年的一个下午,偶逛潘家园旧货市场。在一个摊位前停驻了脚步,看见了一串橄榄核雕手串。并于当日收藏于手中把玩,自此开始了与核雕缘分。并一直痴迷热爱这么多年,至今日仍核不离手,乐悠其中。

记得那是一条双面的十八罗汉手串,今日看来雕工依然精湛。询问价格近两千元,在年来讲不算是小数目。犹豫半日,终下了决心买下。并购买了一本《橄榄核雕鉴赏》最早的一本核雕鉴赏书籍开始研习。大体了解了核雕脉络和历史沿袭,对作者及作者雕刻风格熟稔于心。舟山核雕的风格还是比较有特点的,线条刚硬,人物刻画工整。罗汉,达摩,观音,财神,六趣是其主要作品题材。核雕慢慢包浆了,心底渐渐起了喜悦的色彩。这就是核雕的属性给我们的愉悦感。透红的珠串,束于腕间日见变化可与友们分享了。

乐趣,让我们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故而,又开始接触单子。去寻觅一些作工更为精良的作品,找它创作的出处和来源何处?早年时候作者不是很多,产量也不是很高。有两个作者做的达摩在市场上销售的还是不错的,就是胡君伟和刘小敏的达摩。线条简练,搭配起来随意欢喜。收藏最贵的一个单子是钟小*的十臂观音,近我半个月的薪水。但穿起来佩戴后的满足感,是不言而喻的。

文玩,是一种陪伴,一种若流水般的时间痕迹。

佩戴最久的是平凡做的一串核雕,铁圆核作成颜色非常红润。工作时,陪孩子嬉戏时,喝茶时都会偶尔盘玩一会。近两年后,颜色已经通透渐成紫色。这种瓷化,瓷质感细腻泛着一层宝光。我想,那应是时间的光华罢。

核上乾坤日月长,载着传统的意蕴是最好的。

程德柱,杉木,敏华,向民这几位作者都是我大爱的作者。他们的作品,在核雕的人文艺术之路上留下了光华曼妙的一笔。程老师作品以浅山水浮雕为主,还原中国山水书画已达至臻境界。细部雕刻入微,山巍巍而峙,水清清而活。杉木老师作品以其创意性和意趣取胜,强烈的生活情趣铺面而来。又深深的扎根于传统文化中,化为作品的灵*。敏华老师苏州核雕人文核雕代表作者,书法精深琢刻人物书卷气浓重。是书法和雕刻结合最佳者。向民老师虽然作品不多,但是作品人物高古,清风自来。刀笔兼用,畅然于胸。以核为载体,还原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此是核雕之路长久之路。

盈于手,润于心。

核雕的属性决定了它今天的传播性和宽泛性。

核雕的可携带性,可包浆性,微缩景观性,可雕琢性,可分享性。决定了它的有趣,可玩。几友闲坐,喝茶盘核。互为展示,互为切磋,也互为小小侃聊。笑语中时间悄然而过,乐自在其中。

核雕的题材广泛,如我偏好文人类题材。恰好,核雕可解开这个心结。刻文人八爱,竹林七贤等等。众玩友可寄物言志,以此鼓舞和激励自己。或者祈祷生活有一个好的方向和未来。

赏,用心品之。

品核。

一个好的核雕作品应具备以下几点要素:势,韵,画,境,眼。

所谓势,是作品的动势。在一个核雕作品里,手,眼,身姿,哪怕是服饰的飘动都为动势。要做到流畅自然。

所谓韵,是作品的韵味。是否能表现出人物,花鸟的味道。还原出最佳状态。

所谓画,是作品的画面感。作品要作品要作到疏密有致,不拥塞,协调自然。有中国书画的传统美感。

所谓境,是作品的境界。作品的境界取决于作者的境界,即反映在核雕之上。以期达到言志,寄怀,鼓舞人心的作用。

所谓眼,是作品的主题。作品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即作者的创作意图。要达到鲜明准确,不拖泥带水。

具足以上五点,即为核雕最完美至臻境界。

至于核雕未来的发展,在题材和技法上要不断创新。核雕作者要加强美术基础学习,如素描速写。加强审美,多采风,多游览学习博物馆。在中国传统书画里取经,丰富自己的底蕴和内涵。如此,才能厚积而薄发。

一直喜好人文核雕之艺术,如文人题材,花鸟等清雅系列。其背后可以承载更多的审美情趣。

作藏友堂,更喜一个“友”字。

以藏会友,以核会友,畅怀阔叙。

是一乐,人生一大乐!

王世襄老爷子说:一个人如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于此深以为是。

是的。玩其实是一辈子的事情。

玩的开心,出彩。让玩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时间上的陪伴,一种寄托。

若干年后,一茶,一书,一串,此时它是最懂你的人。

色愈重,而心愈澄。

夏日刚至,核雕的好日子来了。

起色,一切都刚刚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藏友堂藏友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