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挥专家引领作用,助力教师成长,3月16日,晋江市小学语文陈阿娜名师工作团队走进尚志中心小学,开展了以“借助课后习题培养高阶思维”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名师工作室成员、公开课教师、指导老师及承办校所在辖区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上下午两场进行,共有四个环节:一是执教老师围绕“借助课后习题培养高阶思维”进行授课;二是与会老师结合课堂观察互动研讨;三是由朱敬辉书记做专题讲座;四是工作团队的领衔名师陈阿娜老师做点评指导、总结提升。
上午场
吴秋萍老师执教《守株待兔》
活动在名师工作室成员苏佩莲老师的主持声中拉开序幕。工作室成员吴秋萍老师执教的《守株待兔》,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紧紧围绕“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这个主问题来展开教学。吴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多维思考中,感知“偶然得兔”的侥幸心理;在深层探究中,体会“不劳而获”的不切实际;在链接生活中,理解寓言蕴含的深刻道理。可以说,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许亦琴老师执教《陶罐和铁罐》
工作室成员许亦琴老师执教的《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另辟蹊径,通过抓住对话中“丰富的提示语”“特别的称呼”“传情的标点”,在朗读、品读赏析中,让学生逐渐明白寓言蕴含的道理,同时习得阅读寓言的方法。最后,许老师让学生对比阅读《北风和太阳》,明白寓言形式的多样性,把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
张金桂老师执教《鹿角和鹿腿》
尚志中心小学的张金桂老师执教的《鹿角和鹿腿》,课堂生动活泼。通过巧妙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理解故事,进而模拟角色,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观点,实现对文本多元化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研讨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三堂精彩纷呈的课例结束后,与会老师结合课堂观察进行互动研讨。他们既肯定了课堂中的亮点,也指出了不足;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也提出了自己对寓言教学的困惑。研讨气氛浓厚,相信老师们在一次次思想的交流中,都有所感悟!
下午场
*秀茵老师执教《池子与河流》
尚志中心小学的*秀茵老师执教的《池子与河流》,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老师既注重前文学法的运用,又能紧扣略读课这一特点,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带领学生从读懂诗意到理解寓意,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专题讲座
教学观摩结束后,磁灶镇教委办朱敬辉书记做了题为《统编教材下单元主题式读写结合的实践与思考》的专题讲座。朱敬辉书记立足教材,整合单元语文要素,并结合课例,对习作单元读写结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让在座老师受益匪浅。
活动总结
活动尾声,工作团队的领衔名师陈阿娜老师对四节课做了细致、精彩的点评,让授课老师及所有与会老师都受益匪浅,在今后寓言题材的教学上,有了新的启迪和宝贵的经验。
作者:吴银治
编辑:苏雪娥
审核:张金桂
审批:吴向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