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建*一百周年。建*百年来,中国共产*一直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在*的指引和带领下,我省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农村面貌更是日新月异,农民生活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善。今天,我们一起看一看尚志市的元宝村。当初的元宝村被称为“光腚村”,“一条裤子轮流穿,过年过节没饭钱”。现如今,原来的“光腚村”摇身一变,成了现在的“亿元村”。
年,*中央为建设和巩固东北*权,向东北广大农村选派了大批土改工作队,元宝村便是这场土改中的第一村。当时,著名作家周立波到元宝镇搞土改工作,发现这里的人虽穷,但骨头里却有股子硬气,迸发着很高的革命斗争精神,于是创作出了著名小说《暴风骤雨》。小说一经发表,让元宝村在全国出了名,小说里的一个人物叫赵玉林,因为家里极其贫困,几个人穿一条裤子,人称“赵光腚”。现如今,赵家人的生活却和之前大不相同。从当初吃不完的苦,到如今享不尽的福,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老一辈人的印象中,早年的元宝村是远近闻名的“光腚屯”。年的元宝村,“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花钱靠贷款”,村集体背负27万元的外债。如何让这个“光腚屯”彻底变样,逆行而上?年,当选元宝村*总支书记的张宝金像是一针强心剂,带领农民打了一场翻身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年,元宝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包产到户”,村*总支书记张宝金带领干部群众通过科学种田、精细管理,使原来的劣质土地经过改良后长出了好庄稼,实现了粮食高产高效。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从42元跃升到元。
年,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元宝村琢磨出“立足于农,取利于工,以工带农,比翼齐飞”的发展方针。张宝金依靠本村资源丰富的林木,带领村民创办村集体企业。面对当时负债累累的情况,张宝金贷款屡遭碰壁,但这并没有打消他要创办企业的念头。最后,他号召村干部集资3.7万元,相继建成小木农具加工厂、土窑烧红砖,元宝村经过五年的苦心经营,有了六万元的资金。年,尝到甜头的元宝村又相继创办了筷子厂、铅笔厂。几年的时间,加工厂获利余万元。就这样,元宝村轻松地还上了压在他们身上十几年的27万元外债。
现如今,元宝村年加工铅笔23亿支,铅笔板万罗,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0%和60%,不仅畅销全国大中城市,还远销日本、韩国、巴西及东南亚等国家,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亚洲铅笔之乡”。“无工不富,无农不稳”,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村稳定的基础。打好农业基础,成了元宝村又一个发展目标,也让元宝村有了更高的发展空间。
年,为了更好地发展现代农业,元宝村全面升级传统农业,实行旱田改水田亩,高端水稻“稻花香”种植面积达亩,水稻种植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建设大米加工厂,注册“村镇香”商标,实现规模化、品牌化经营。种植高端的水稻品种,可以看出,元宝村人的超前意识让他们的富裕脚步不曾停歇。
如今,全村耕地面积达亩,年,全村总资产7.35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万元。那个远近闻名的“光腚屯”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亿元村”。从几十年前“坑泥洼子满街有,下雨都得绕道走”。到如今村里百分之百道路硬化、村民纷纷入住楼房、别墅。土改文化资源是元宝人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为了纪念土地改革,继承革命传统,元宝村建立了《暴风骤雨》纪念馆,将共产*人创新创业的精神记录了下来,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参观。
《帮忙》
—
《帮忙》栏目播出时间:
每天19:30—20:15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