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及时对接省乡村振兴组织机构设置,高规格成立了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任副组长,相关市委常委和副市长为成员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同步成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乡村治理、乡村基层组织和人才建设以及乡村产业发展6个专项小组,专项小组组长均由市级领导担任。领导小组和各专项小组组长对标对表中央和省部署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硬任务,带头谋划调研,带头抓落实。目前,全市各区、县(市)均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机构,自上而下形成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组织领导体系。
哈尔滨市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会议
二是坚持机制创新,完善工作推进体系。注重完善制度建设,明确领导小组和专项小组职责及其议事规则,规范领导小组和专项小组议事程序,提高了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强化目标考核,制定《哈尔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暂行办法》,并逐年制定《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要点》,逐项分解到各专项小组和区、县(市),明确责任、时限,严格跟踪考评,有效发挥了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挂图作战,紧盯工作进展,保持督促各区、县(市)推进乡村振兴的高压态势,有力地推动了重点任务落实落地。注重宣传引导,在《哈尔滨日报》设置了“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专栏,刊登“五个振兴”典型案例,目前已发送各类典型案例余篇,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哈尔滨市在哈报设置“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专栏
三是坚持城乡融合,完善顶层规划体系。注重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把城乡融合的理念融入到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全过程。专门成立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规划编制。已编制完成的《哈尔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年)》,既突出了顶层设计的引领作用,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各专项小组也分别研究制定了《哈尔滨市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规划(-年)》《哈尔滨市乡村人才振兴三年规划(-年)》等专项规划。目前,全市已形成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相配套、村庄规划与村镇规划相衔接的规划体系,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遵循和关键抓手。
干净整洁的农村人居环境
四是坚持“四个优先”,完善支撑保障体系。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四个优先”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干部配备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优先安排”要求,落实到全市出台的一系列工作方案、*策意见当中,着力解决“人地钱”等突出矛盾和问题,持续强化制度性供给。先后制定了《哈尔滨市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司法行*工作服务保障哈尔滨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策性文件,初步构建了推进乡村振兴的“1+N”*策体系,为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
巴彦县乡村振兴材料
五是坚持典型引路,完善试点示范体系。坚持用好用活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工作方法,重点打造了五常市、方正县和通河县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县(市),积极推广一批叫得响、有活力、能复制的乡村振兴模式。五常市被省确定为“打造黑龙江省乡村振兴样板”;通河县被授予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方正县作为全省县级代表,迎接了中央农办督查组乡村振兴战略检查;阿城区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其土地确权改革的做法在全国推广;通河县桦树村被评为省文明村、市“五个好”*组织、市平安示范村;道外区红光村被评为“首批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省级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这些试点示范探索出来的成功经验,正以点带面引领全市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
尚志市元宝村
尚志市元宝村大门
来源:中共黑龙江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责编:王艺达核稿:李昕泽监审:张晓红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