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锡伯族编年简史简志
贺灵佟克力著
目录前言……………………………………
第一章秦汉至明朝时期………………
第二章清朝时期(上)………………
第三章清朝时期(中)………………
第四章清朝时期(下)………………
第五章中华民国时期(上)…………
第六章中华民国时期(中)…………
第七章中华民国时期(下)…………
第八章新中国成立后(上)…………
第九章新中国成立后(中)…………
第十章新中国成立后(下)…………
参考书目…………………………………
第四章清朝时期(下)年(同治三年)4月,*库车农民响应关内回民事变,群起暴动,杀死多名满、维吾尔等清朝当地官吏。库车办事大臣萨凌阿率领守卫官府的有限官兵,同事变乱*孤战十几天,终于弹尽矢绝,最后,同家人点燃火药殉职。在殉职之前,萨凌阿将幼小的孙子伊丹扎布(色普西贤长子)托付给一位维吾尔人,后来伊丹扎布被带到安集延长大,光绪七年()经喀尔莽阿致信俄罗斯司令科尔帕阔夫斯基托办下,从安集延寻回伊犁锡伯营与色普西贤一家团聚。
4月间,南疆库车农民变乱后,经伊犁将*常清派遣伊犁四营官兵人,其中锡伯营官兵人前往南疆进剿,他们行至穆素尔达坂,被回民阻断,又转到巩固斯所属那拉提达坂,又被阻挡全行返回伊犁。
7月间,乌鲁木齐、乌什等处农民变乱,伊犁将*派伊犁四营官兵进剿东路,又加派领队大臣博勒果素率领本营官兵人、闲散人奔赴前线平乱。
10月12日,伊犁乱*烧毁伊犁河北藏传佛教寺院。
10月间,因抵御乱*有功,伊犁将*奖励锡伯营总管德格都赏戴二品顶戴,副总管图克唐阿赏戴三品顶戴,参战士兵等均被奖励银两,并抚恤阵亡士兵两银。
11月4日,经伊犁将*常清、参赞大臣明绪以锡伯营总管德格都延误*情(未能及时率锡伯营官兵进击伊犁河北*草湖地方乱*)传到惠远城关押,将锡伯营总管印信饬交图克唐阿署理,副总管由喀尔莽阿署理。
11月间,领队大臣博勒果素率领的包括锡伯营官兵人、闲散人的进剿东路伊犁各营官兵,在乌苏遇乱*屡战失利,全撤回伊犁。
11月26日,清*府将伊犁将*常清撤职,授参赞大臣明绪为伊犁将*,调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荣全署理伊犁参赞大臣,并兼署锡伯、额鲁特两营领队大臣职务。
同年,沙俄1名侵略*占领博罗胡吉尔卡伦,并伺机向索伦、锡伯营驻守地区推进。伊犁将*派数百名各族官兵前往防堵。
同年,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沙俄割占我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领土44万平方公里,锡伯等营原换防的属于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管辖的许多领地均被割占。
同年,清*府授任布尔和德为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
年(同治四年)1月,清*府谕令调任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博勒果素为伊犁索伦营领队大臣。
1月,*塔城“逆回米庆、伊玛木等倡乱,乘我不备,纠众蜂拥入城,官兵仓卒拒出,*器多失,回目有以受抚之说进者,参赞锡霖慨然率从官往,越三日,议于城外礼拜寺,忽窗隙一矛入,博勒果素手格之矛折,知事变,持半矛,瞪目大骂,刺米庆洞胸殆焉,回众大噪,遂与参赞锡霖、理事通判音登额、主事富勒裴图俱殉难。明年二月,贼陷绥靖城,博勒果素之妻及其子、骁骑校蒙库那逊、骑都尉察克都尔扎普,同日遇害”。(《戡定*记》)*建省后塔城建昭忠祠,博勒果素、穆隆阿、庆喜、托津布、春亮、玛克塔春、法依当阿、蒙库拜等锡伯、索伦、新满营等烈士均入祠立牌位。
1月间,伊犁锡伯营总管德格都死于狱中。
6月7日,清*府授任图克唐阿为伊犁锡伯营总管。其副总管之缺,以喀尔莽阿提升。
6月,伊犁锡伯营派去惠远城帮抢割小麦的名官兵被乱*进击而逃散。其中逃回锡伯营20余人,伊犁将*明绪、参赞大臣荣全以总管图克唐阿无法管理士兵、“人虽忠纯而无应事之才”,将其总管职降为佐领,所遗总管之缺以喀尔莽阿提任,所遗副总管之缺以佐领乌勒德春提升。
8月1日,近万乱*来锡伯营二牛录(正*旗)发动围攻,全牛录动员所有休致披甲、妇女老人、闲散幼丁等反击来犯之敌,妇女和儿童在城墙下熬南瓜汤,让官兵从城墙上浇向爬城墙的来犯者头上,因南瓜汤温度高,不易散热,被浇者无不焦头烂额。
8月7日,忽然从锡伯营南山脚下的郭洪其、海努克等处拥来数千乱*人马围攻二牛录(正*旗),接着,前围攻二牛录败退之敌也反扑过来,锡伯等营0多官兵及闲散迎战失利,阵亡锡伯等营官兵、闲散余人。
8月7日,乱*0余人前来围攻一牛录(镶红旗)和三牛录(正白旗),两牛录老少全都迎敌作战,妇女和少年也纷纷上城墙用石头等打击敌人,后来经喀尔莽阿命令佐领穆伦布,率两牛录官兵前来救援,并将两牛录妇女、老人和儿童迅速转移到四牛录(正红旗)城墙内。
8月7日,伊犁锡伯营原藏传佛教寺院靖远寺被乱*烧毁,寺内保存的经卷趁寺院被烧毁之前转移至六牛录(镶红旗)保存。
8月9、10日,伊犁锡伯营一牛录(镶红旗)、三牛录(正白旗)和四牛录(正红旗)也在万般无奈之下,与乱*谈判,按乱*要求将武器装备和佐领图记印信等交给乱*达成了议和,乱*退去。
8月11、12等日,乱*从二牛录(正*旗)和八牛录(镶蓝旗)方向蜂拥而来猛攻六牛录(镶红旗)(此时的二牛录和八牛录,在大敌当前已无反击能力,因此,为了保全旗民生命,已与乱*谈判议和),喀尔莽阿一面派出马队迎战,一面令老弱妇女以及10岁以上儿童也全登上城堞投石块儿打击侵略者。乱*晚间退去。
8月13日,数千乱*重新包围锡伯营六牛录(镶红旗),他们要锡伯营官员出面与他们谈判议和,并告知二牛录(正*旗)、八牛录(镶蓝旗)议和的情况,否则,他们将不留一人斩尽杀绝。
8月15日,数千乱*又来包围六牛录(镶红旗),并放炮轰击城墙。此时,锡伯官兵箭支弹药已基本耗尽,再坚持下去只能死路一条,无奈之下,喀尔莽阿率三个牛录的官员和耆老与乱*头目谈判,提出“本营官兵一不帮助你们与清朝官兵作战;二不改旧有官员制度,仍照我们章程遵行;三不改我们的礼教”的议和条件,结果乱*接受条件,喀尔莽阿按乱*要求将武器装备和佐领图记印信等交给乱*,锡伯营与乱*最终达成了议和。从此,锡伯营与乱*的战事基本结束。
10月16日,清*府授任乌勒德春为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
同年,年末,经蒙伊犁将*以喀尔莽阿“办事甚为妥善,又对本营防御等一切事宜显勤奋”,奏准赏戴二品顶戴。自此,喀尔莽阿开始全面主持锡伯营事务。
同年,色普西贤被授任伊犁锡伯营正蓝旗(七牛录)骁骑校。
年(同治五年)1月7日,伊犁割据*权“苏丹汗”将锡伯营总管以下大小官员都囚禁于宁远城(伊宁),以要挟伊犁将*与自己议和。
1月22日夜间,乱*点燃惠远城下挖掘的地道内火药,北门一带城墙轰倒数丈,万余乱*随即攻入城中屠城,一夜间全城各民族官兵、平民、商户等10之众惨遭涂炭,只剩下0余人,伊犁将*明绪殉难,前被革伊犁将*常清被俘(后被驱之牧区牧羊),城内官衙(包括伊犁将*府所有档案文件、图书等)、商铺、民房基本被烧毁,财物被洗劫一空。
3月,乱*开始进攻霍尔果斯、绥定等处,当时此处驻有霍尔果斯*民、索伦营左翼*民以及由惠远城避难之*民有数千人之多,乱*先用计安抚这里的*民,然后乘官兵未备之际,忽然夜间爬进城内,城内官兵未遑动手,均遭涂炭。
同年,索伦营大部分达斡尔、锡伯以及察哈尔、额鲁特等0余*民,因被乱*所迫分三批退入俄国境内。被俄国当局安置于库库乌苏、喀拉塔拉、喀帕尔、阿拉玛图等不同地区,为其开荒种地。
同年,因去年待收庄稼基本被乱*烧毁或抢劫,年初开始,锡伯全营发生了严重饥荒。喀尔莽阿总管面对严重形势,要求各牛录实行供给制,即把公存和私存的粮食都集中在一起,按人口进行统一分发。但是,等到青*不接时已粒米未剩,导致旗民吃苜蓿、榆钱、树皮、萝儿菜、草籽、油渣等;有的人把没有制成革的生皮也燎毛煮着吃;有的人还没等小麦成熟,就往火上烤青麦吃。当年,锡伯营因饥馑和疾病死人不少。
年(同治六年)清*府曾商讨携救济金前往俄国看望退入其境内的索伦等营各族*民。清*府谕令麟兴、荣全等,设法将接出的流亡*民安置于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两城。
年(同治七年)上半年,在清廷谕署伊犁将*荣全等与俄国当局多次交涉之后,沙俄当局被迫同意归还流入俄国境内的0余名索伦营锡伯、达斡尔*民以及蒙古族牧民等,他们先后返回塔城境内被安置,改变了原安置于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两城的计划。
年底,俄国突厥学家拉德洛夫聘请一位叫毕特的锡伯人,向其了解有关锡伯族的情况,记录了该人士提供的锡伯族民间文学资料,如5首民歌、2篇民间故事等。并为第二次前往中亚(包括伊犁地区)进行社会考察活动做准备。
年(同治八年)俄国突厥学家拉德洛夫第二次来中亚进行社会考察活动,此次主要以七河流域和伊犁河谷为考察对象,进行了锡伯、达斡尔、索伦(鄂温克族)语言及其生活习俗等方面资料的搜集,并收到很大收获。
同年,清*府谕令在统带缺人的情况下,由图瓦强阿暂行管理已从俄罗斯境内回归的索伦营*民。并谕令伊犁锡伯等营筹款接济自俄国回归的索伦营难民,勿使其流离失所。
同年,清*府谕令,对所有自俄国境内返回的索伦营*民以及收拢的绿营官兵进行接济,每人赏银十两以示矜恤。
年(同治九年)7月,中俄订立年9月签订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及其三个勘界议定书之一的《中俄塔尔巴哈台界约》,至此,中国被迫割让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领土44万平方公里。
同年,在郭尔罗斯旗居住的锡伯族人30余户及在伯都讷地方居住的锡伯族人余户,均居住年久,不便更旗管理,仍分归郭尔罗斯扎萨克旗和伯都讷副都统管辖。
同年,沙俄侵略*大举进犯驻防阿克肯特前哨的伊犁抗俄*民,当时抗俄*民防守在阿里玛图至阿克肯特一线,包括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汉、锡伯(锡伯营派出官兵)等族*民0余人。但终因抵不过火枪火炮的沙俄*,节节败退。
同年,清*府谕令荣全荣全办理俄国交界收集索伦等事虽已就绪,恐尚有未尽事宜随时酌办之处。所有伊犁将*印信,仍著荣全置理,毋庸呈缴。
年(同治十年)5月1日,俄国侵略*侵入伊犁边界,21日推进到霍尔果斯,伊犁割据*权官兵与侵略者交兵,割据*权官兵无法抵挡,弃营逃走。22日,俄*进抵清水河、绥定所属地方,又与割据*权官兵交战,而割据*权官兵仍溃败,13、14、15三日伊犁割据*权献城投降。
同年,清*府谕令,在伊犁内忧外患之非常时期,让锡伯营总管喀尔莽阿暂署锡伯营领队大臣图记,并令一体照料伊犁其他各营事务。
同年,沙俄出兵侵占伊犁后,沙俄当局决定把前“苏丹汗”阿里哈木遣送至俄国阿拉木图居住。临走时他征求锡伯族妻子素花的意见,留在家乡或随他而去都听便,素花出于对他的数年人伦之情,决定随他而去。临走之前,她曾回家乡看望了父老乡亲,给祖坟培土上香,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家乡(后来和阿里哈木回过一次伊犁)。后死于阿拉木图。
同年,据官方资料显示,锡伯营人口达到名。
年(同治十一年)沙俄侵占伊犁之后,开始在伊犁推行其统治制度,当年在锡伯营所辖海努克、伊犁固尔扎(今伊宁市)等城设立俄罗斯台站,凌逼锡伯营各级官员服从俄国的统治,听从他们的指挥。沙俄在伊犁地区驻扎有一千余名官兵和其他工作人员。
同年,沙俄占领伊犁之后,在伊犁各处安设台站,指定俄官把持,搞得伊犁地区水泄不通,俄官日日向锡伯等营*民勒索银两钱物,索要户口册籍,并将不听其指挥的锡伯营总管喀尔莽阿看押凌逼,让其投降俄国。
同年,蒙古转世活佛棍噶扎勒参收聚伊犁等地逃散来的锡伯、索伦、蒙古等*民,组成马步兵余名,由台路开进塔城。在塔城,又陆续收拢伊犁等地其他逃散人员,成为伊犁动乱、沙俄侵占伊犁之后伊塔地区唯一一股清*府势力。
同年,喀尔莽阿署理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直至年。
年(同治十二年)3月,署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总管喀尔莽阿秘密派领催苏春泰等到塔尔巴哈台荣全行营,向署伊犁将*荣全禀报伊犁被沙俄侵占后的情况:“署伊犁将*、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荣全奏:……署锡伯营领队、总管喀尔莽阿差人面禀,先后来塔。据称,伊犁俄人现有一千余众,尚无动静,日向索伦、锡伯、蒙古、汉人等勒索银两甚紧,各营牲、粮均已变价给交,刻下万分窘苦,恳乞接济。”(《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八十九)
5月,署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总管喀尔莽阿代表锡伯营官兵及旗民,为锡伯族子孙后代造福的图伯特敬献祭文——《署锡伯营领队大臣喀尔莽阿祭图公文》,祭文从历史的角度,高度赞颂了图伯特的历史功绩:“……恩公弘扬仁*,勤劳卓著,为子孙后代创立谋生之业,实乃万世之业也!吾等感恩戴德,永世不忘。恭惟安班公以神德布仁化育,吾侪八旗子孙二万余口,怙其功德,共享恩泽七十有年矣。遂遭战乱,赖公洪恩,未致穷困。以此观之,公之恩泽深如东海,绵绵无穷。吾侪子孙眠中啽呓,赞咏不已。同治十二年五月八日,适逢安班公诞辰,为愉悦恩公英灵,特献演秧歌,隆重祭祀。由此众人感发兴起,缅怀安班之恩泽,犹如南山松柏,四季常青。故共修颂联一副,敬献于公,虔诚祷祝焉。颂联曰:上联:传雅教于兵丁闲散兴孝悌何其诚哉;下联:布仁*于庶民百姓劝农耕殊堪嘉焉;横批:广仁厚恩。”
6月,占领伊犁的沙俄当局,更换锡伯营镶白旗(五牛录)、正蓝旗(七牛录)等不听其指挥的各级官员。
8月,清*府得知伊犁锡伯营*民处在沙俄统治之下遭受困苦,设法派人给署锡伯营领队大臣、总管喀尔莽阿送去银两,要求接济锡伯营难民。
12月,署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总管喀尔莽阿专差领催苏春泰等到塔城向署伊犁将*荣全面禀喀尔莽阿被俄国当局威逼情况:“十月十八日(十二月七日),突有俄官固必纳图尔喀尔帕科斯克依,遣官额勒斯托傅同驻扎伊犁之俄官立什富斯奇等称,兹喀尔帕科斯克依语云:前年本固必纳图尔带兵进伊犁之后,看得总管你是中国伊犁大员,是以将你们人仍令你管,所办各事你应遵照我们俄国办理。今屡据我们立什富斯奇报称,你于我们俄国屡次交办之事由不遵办,且将伊犁情形时常禀你们将*知道,以致伊犁各营人存二心,由此看来,坏伊犁之事是你。今我们已将锡伯营事务另派防御阿木昌阿办理,你或由恰克图进京,或赴塔尔巴哈台去见你们将*,限半月内变卖家产,携带亲族,迅速出境,若不速去,我们即派兵将你拿送西悉毕尔地方,永不会你回国……”(《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九十二)
年(同治十三年)1月底,沙俄在伊犁的长官下令,将署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喀尔莽阿在锡伯营六牛录(镶红旗)的家进行了封存,令喀尔莽阿到将*荣全处行事,不准再在伊犁办事。喀尔莽阿不得不召集各旗佐领,将锡伯营事务暂交七牛录(正蓝旗)佐领署理,并说如果有谁跟他去,他都愿意带走,或者后去亦可。结果数10人报名前去。
1月26日,在沙俄官兵的押解下,署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喀尔莽阿带着家眷及50余名*民,离开家乡,经俄国台站投奔到署伊犁将*荣全在塔城建立的行营,并向荣全汇报了伊犁被俄国占领后的详细情况。
同年,署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喀尔莽阿与署伊犁将*荣全商量后,奉命率各族*民开始在博尔塔拉、塔城、库尔喀喇乌苏、车排子等地开荒种地,为清*府收复伊犁准备*粮,先后受到清*府的数次嘉奖。同时,随喀尔莽阿一同屯种*粮的多名锡伯族官兵,也受到了清*府的奖叙。
同年,清*府想方设法接济伊犁和塔尔巴哈台遭受苦难的各民族*民。
同年,清*府谕令署伊犁将*荣全整顿锡伯等营官兵,将用于进剿阿古柏侵略*。但荣全无法进驻伊犁,清*府的愿望未能实现。
年(光绪元年)清*府谕令,因在塔尔巴哈台等地垦种*粮有功,赏署锡伯营领队大臣喀尔莽阿副都统衔、佐领丰纳苏等五品顶戴。
年(光绪二年)署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喀尔莽阿率百余名自锡伯营陆续前来的*民前往库尔喀喇乌苏、车排子等地屯种*粮。当年建营房,开挖渠道,开垦了许多荒地。但由于发生蝗灾,颗粒无收。是冬,他们忍饥挨饿,风寒雪冻,艰难地度过一冬。
同年,色普西贤奉署伊犁将*荣全之命,率领一百多名在塔尔巴哈台等地聚集的锡伯、索伦等官兵,前赴玛纳斯地区,在收复玛纳斯南北两城时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立下战功。
年(光绪三年)当年初,署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喀尔莽阿将自己的家产及妻儿的首饰和多余衣物等全行变卖,由俄国购入籽种,继续在库尔喀喇乌苏、车排子等地耕种*粮。当年,收到了好收成。是年,清*府以屯种*粮,予总管喀尔莽阿奖叙有差。
3月,署伊犁将*荣全上奏,等收复*玛纳斯战役结束后,酌情将参战的索伦营官兵撤回塔尔巴哈台操防。
同年,清*府授任色普西贤为伊犁锡伯营正蓝旗(七牛录)佐领。
年(光绪四年)清*府谕令喀尔莽阿署理察哈尔营领队大臣;果权署理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当时他们均受命在博尔塔拉、车排子、库尔喀喇乌苏等地组织锡伯、索伦、察哈尔、满等营*民开荒种地,为收复伊犁准备*粮。
年(光绪五年)8月2日,清*府授任锡济尔珲为伊犁锡伯营右翼防御。
同年,清*府谕令议恤在同治十三年()伊犁及*南部各地动乱中阵亡的清*将士,其中有萨凌阿等将士。
同年,清*府谕令给在伊犁内患中战死的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博勒果素,在塔尔巴哈台城建立专祠进行纪念。
年(光绪七年)2月12日,清*府授任果权为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
7月21日,清*府授任色普西贤为伊犁锡伯营总管;授任锡济尔珲为伊犁锡伯营正蓝旗(七牛录)佐领。
同年,清*府正式授任喀尔莽阿为察哈尔营领队大臣。在此之前,他已经在全面主持该营的一切工作。
同年,清*府谕令索伦营总管图瓦强阿在管理自俄罗斯境内回归之索伦营*民有功,授任其为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
同年,清*府谕令优叙在伊犁动乱中立有功绩的锡伯营领队大臣果权和署察哈尔营领队大臣喀尔莽阿。
同年,因在锡伯图、都伦渠两处屯种*粮有功,清*府谕令予镶白旗护*参领德克津布以副都统衔记名简放。
同年,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沙俄割占我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其中伊犁河南锡伯营所辖之安达拉、沙巴尔托海、托里、马哈沁布拉克、春济(稽)、乌里雅苏图、额木讷察罕乌苏、霍依图察罕乌苏、塔木哈、察罕托海、沙喇托罗海、厄楞莫多、头勒克、察林河口、塔木哈色沁、达尔达木图16个卡伦及附近屯种之处;伊犁河北索伦营所辖、锡伯、索伦等官兵驻守之博罗胡吉尔等10个卡伦及该营右翼四旗屯田的策济、齐齐罕、萨玛尔、图尔根等村镇,全部被沙俄分割出去。
同年,色普西贤任伊犁锡伯营总管后,带随从去考察锡伯营南山下“塔兰奇”原聚居区,结果发现,他们在清*进驻伊犁前后,基本都迁往西部俄国境内南山一带,导致多兰吐、阿帕尔、阿普沙塔尔、大小博罗、沙尔巴克等处田地无人耕种,均呈荒废,故呈请金顺将*奏准拨给锡伯营官兵闲散耕种。
年(光绪八年)4月7日,伊犁察哈尔营领队大臣喀尔莽阿在由博尔塔拉回伊犁述职走到萨墨尔彦布拉克地方,被伊犁动乱时期的奸细刺杀身亡,终年66岁。清廷闻讯,严令务必查明被害原因,据实奏报,并追封喀尔莽阿为建威将*。
6月,光绪皇帝谕*机大臣等:“……索伦营旧制,右翼四旗地方向在霍尔果斯河西之策集、齐齐罕、萨玛尔、图尔根等处,现在该处分入俄界。总管诺敏吉尔噶勒等,以坟茔恐被回众平毁,沥情恳请与俄国商议收回旧地等语。伊犁界务前经特派曾纪泽前往商办,几费唇舌,始得定议,现在条约既以霍尔果斯河为界,若欲将河西之地仍令画还,其办理为难情形,该将*等谅必深悉,惟据奏该总管等所禀各节,实属可悯。本日已寄谕曾纪泽,令将如何商办之处,等议具奏,著金顺、升泰前往分界之时,能否将此情节与俄官商议,著酌度情形慎重办理,毋稍轻率。”(《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
9月,中俄订立年签订的《中俄伊犁条约》及其五个勘界议定书之一的《中俄伊犁界约》。伊犁锡伯营和索伦营官兵防守的伊犁西部大片领土又被沙俄割占。
同年,清朝正式收回伊犁,金顺将*率清*进驻伊犁。
同年,黑龙江齐齐哈尔达斡尔人顿吉纳(真名刚德海,年随金顺所部出关征战),随金顺将*部队进驻伊犁。伊犁地区稳定,关内大*撤回时因病滞留伊犁,始终未能返籍。在伊犁期间,给后人留下了用满文撰写的《顿吉纳闻见录》(1—6册)。书中记录了许多具有史料价值的伊犁史实和见闻等,其中不少内容涉及伊犁锡伯族情况。
同年,年中,清*府谕令恢复伊犁锡伯营和索伦营。在锡伯营地区,设立了5个卡伦:塔奇勒哈卡伦、干查罕莫敦卡伦(又称尕宁木旦卡伦)、三棵树卡伦(又称梧桐孜卡伦)、头湖卡伦、瓦里哈卡伦。索伦营新设河源卡伦、登无卡伦、察罕鄂博卡伦、尼堪卡伦、红山嘴卡伦和哈尔素胡尔卡伦。
同年,清*府将塔尔巴哈台锡伯和索伦官兵整编为“先锋营”。
同年,伊犁将*金顺奏请将自俄国返回塔城的索伦*民调回伊犁原索伦营,称:伊犁索伦官兵前因回匪变乱,调赴塔尔巴哈台驻扎。现在伊犁收还,请将官兵调回。光绪皇帝谕*机大臣等:索伦官兵前驻塔城,原属一时权宜之计,伊犁现已收复自应调回,以复旧制,将索伦营官兵并闲散余丁及其眷口,于明年二月以前,悉数管带前往伊犁。
同年,在塔尔巴哈台、博尔塔拉、库尔喀喇乌苏、车排子等地屯田的锡伯族*民相继奉命撤回锡伯营家乡。
同年,伊犁将*正式恢复伊犁锡伯营。营设领队大臣1名,总管、副总管各1名,佐领8名,防御4员,骁骑校8员等,披甲余名。锡伯营仍分左右两翼。由伊犁将*直辖。果权仍为锡伯营领队大臣,色普西贤仍为总管。
年(光绪九年)5月27日,伊犁锡伯营正蓝旗(七牛录)佐领锡济尔珲被调遣至新组建的伊犁新满营任协领。
7月,中俄订立年签订的《中俄伊犁条约》及其五个勘界议定书之一的《中俄科塔界约》,9月订立《中俄塔尔巴哈台西南界约》。沙俄又割占中国西部大片领土。
同年,清*府决定在伊犁惠远城成立新满营,因官兵编制名额严重不足,清廷谕令从锡伯营抽调3名*民补充入该营。新满营设领队大臣1员,协领8员,佐领、防御、骁骑校各40员。镶*旗5个牛录,拣放佐领、防御、骁骑校各5个;正白旗5个牛录,拣放佐领、防御、骁骑校各5个;镶白旗5个牛录拣放佐领、防御、骁骑校各5个;正蓝旗5个牛录,拣放佐领、防御、骁骑校各5个;正*旗5个牛录,拣放佐领、防御、骁骑校各5个;正红旗5个牛录,拣放佐领、防御、骁骑校各5个;镶红旗5个牛录,拣放佐领、防御、骁骑校各5个。总八旗40个牛录。在新满营存在的十几年间,锡伯族有50余人次被授任新满营协领、佐领、防御、骁骑校等官员。
同年,清*府为了加强伊犁霍城地区防务,正式恢复伊犁索伦营制。决定将留驻塔城地区的索伦营官兵,以员(包括锡伯族、达斡尔、鄂温克族)留驻塔城作为换防官兵,其余撤回伊犁索伦营原东四旗地区(霍尔果斯河以东地区)。
同年,中俄勘界官员经过多次谈判磋商以及亲临边界你争我夺,最后在伊犁边界设立了第1—33号牌博,其中包括锡伯营所涉西部边界。
同年,伊犁锡伯营色普西贤总管与各牛录佐领动员全营*民,尽全营财力所能疏浚被伊犁动乱以来失修淤积的察布查尔渠。
年(光绪十年)3月,光绪皇帝谕令优恤被刺身亡的察哈尔营领队大臣喀尔莽阿。
10月23日,清*府授任爱新泰为伊犁锡伯营镶红旗(六牛录)佐领;授任富尔祜伦为镶蓝旗(八牛录)佐领。
同年,*改建行省,*府制被废除,仍设伊犁将*,但所管辖范围缩小,只管伊犁、塔城范围的边防事务。锡伯营仍由伊犁将*管辖。
同年,伊犁锡伯族著名的萨满教神本《祈告祝赞祷告神歌》《治病时送巫尔虎神歌》被伊犁锡伯营正白旗(三牛录)尔喜萨满抄录留世,至20世纪80年代才公开于世。
同年,伊犁锡伯营色普西贤总管与各牛录佐领商量,在锡伯营设立了孳生马牛羊群,规定每两年分给每牛录无耕马之户,或由牛录佐领查该旗无耕马者,赊给1匹,由其饷银内抵扣。但牛羊群数目不多,每年出售之款项充作总管档房开支和疏浚察布查尔渠经费。
年(光绪十一年)恢复后的伊犁索伦营*民经过奋战两年多时间,建成索伦城。
年(光绪十二年)色普西贤署理索伦营领队大臣篆务。但他仍为锡伯营总管。
年(光绪十三年)2月9日,清*府授任色克吉春为伊犁锡伯营副总管。
同年,伊犁将*色楞额奏准,在绥定城恢复原开设而中途停办的俄罗斯语文教学,重新招收锡伯、索伦(达斡尔)、满族20余名子弟,聘请俄罗斯人为教习,教授俄罗斯语言文字。
年(光绪十五年)6月26日,伊楞额署理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
同年,在塔尔巴哈台的锡伯、达斡尔、鄂温克、满、汉等*民开始兴建塔城新城,至年初具规模,其中庙宇、衙署、兵房等修建于年,年城建全面竣工。
年(光绪十六年)署伊犁索伦营领队大臣色普西贤与伊犁将*府粮仓处徐老总(汉族)合作,利用空置的官仓作为教学地,色普西贤出资(据称也利用一部分补发的*饷),招收数十名锡伯、达斡尔等族学生,教授知识。而且,当时已经开始锡、汉双语教学。
同年,开始修筑伊犁锡伯营镶红旗(六牛录)城墙。
同年,俄国科学院院士瓦西里耶夫到鄂木斯克探望两个女儿时趁机到中国伊犁索伦营等地区作了一次考察。他对此次考察之行如此写道:“我在伊犁亲自听到了这里的满洲人和锡伯人说着不仅在其统治过的地区,甚至在满洲地区的大多数人均被抛弃和遗忘的语言(指满语)。在该地区,这种语言都成为日常用语。我在此又搜集到一些索伦语(指达斡尔语)资料。”
年(光绪十七年)12月,清*府授任钟亮为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
同年,伊犁锡伯营*民开始在镶白旗(五牛录)重建年农民暴动*烧毁的藏传佛教寺院靖远寺。次年落成房屋数间,并由锡伯营总管偕各牛录佐领等举行仪式,将经卷移进新寺。
同年,留驻*塔城地区的伊犁原索伦和锡伯营部分官兵,移驻新落成的塔城新城绥靖城。
年(光绪十八年)8月10日,伊犁锡伯营靖远寺旧寺佛尊塑像、经卷和各喇嘛,由六牛录(镶红旗)迁至在建中的新寺,佛像和经卷暂时供在大喇嘛公馆。参加恭送佛像和经卷的锡伯营官员有:锡伯营总管色普西贤,一牛录(镶红旗)佐领柏勒津太、二牛录(正*旗)佐领贺尔苏、三牛录(正白旗)佐领乌克兴阿、四牛录(正红旗)佐领长寿、五牛录(镶白旗)佐领叶普春泰(又名德吉克)、六牛录佐领爱信泰、七牛录(正蓝旗)佐领久才、八牛录(镶蓝旗)佐领富勒祜伦(又名鄂奇尔)等。次年,靖远寺佛殿架柱上梁,木匠负责人为六牛录纳尔吉。
年(光绪十九年)8月8日,清*府谕令额尔柯本署理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
同年,色普西贤再次署理索伦营领队大臣篆务。但他仍为锡伯营总管。
同年,伊犁锡伯营镶白旗(五牛录)原选住址巴图蒙克因地质潮湿,围墙坍塌,人得风湿,因此,牛录佐领叶普春泰(又名德吉克)与牛录*民商量同意后,将村子搬迁至察布得尔布拉克重建城堡。
年(光绪二十年)9月13日,伊犁将*长庚来锡伯营靖远寺一宿,拜佛献香资11两。此时动工起建喇嘛坟院。
12月15日,清*府授任德克济木布为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
同年,由伊犁锡伯营总管色普西贤主持,在锡伯营六牛录(镶红旗)中心十字大街北口,创建了公益当。在公益当名下开了一个烧酒坊,作为经济收入部门。因没有启动资金,色普西贤自己先垫付纹银两,作为本钱,购置设备货物,开始酿酒。公益当设公益当办一、经理一、账管员二、出纳一。
同年,伊犁锡伯营色普西贤总管招集各旗佐领,商议制定公益当的社会捐助制度。规定公益当的经营要从俭节约,多储多存;每年要救济鳏寡孤独、无依无靠者或其他生活艰窘者;为修补察布查尔大渠,给每旗分发大布,制作帐篷,以供修渠工居住;遇有灾荒之年,周济贫困者;官兵遇有红白喜事而有困难者,公益当可赊购货物,俟秋收后偿还,实在无法偿还者要免;给每旗发放一定数额的款项,作为公存款,以备急用;春耕时旗民缺乏籽种,亦由公益当资助等。
同年,伊犁锡伯营总管色普西贤撰写碑文的萨凌阿墓碑被隆重祭立。碑文记录了库车办事大臣萨凌阿的事迹。
年(光绪二十一年)12月28日,清*府授任富珣为伊犁锡伯营副总管。
同年,清*府在由俄国境内返回*塔城的索伦营部分*民的基础上,设立塔尔巴哈台新满营,营分左右两翼,并挑选部分锡伯族卓异人员补放各级官员。在塔尔巴哈台新满营八旗中,锡伯族占2旗,其他6旗以达斡尔和鄂温克族为主。
同年,伊犁锡伯营镶红旗(六牛录)佐领爱新泰抄录《盛京移驻伊犁锡伯营镶红旗爱新泰牛录官兵闲散三代丁册》留世至今。该丁册为宣纸上满文手抄,规格为28厘米×25厘米,末页有佐领爱新泰、骁骑校富善等十余名官弁的保结及签名画押。丁册中记录了锡伯营镶红旗户旗丁父祖、职衔或记功受封情况、旗籍之别(新锡伯或旧锡伯)、已故或阵亡情况等。成为锡伯族珍贵的历史资料。
年(光绪二十二年)12月,伊犁锡伯营靖远寺举行竖立旗杆仪式,锡伯营领队大臣德克津布为旗杆旗题字。
同年,伊犁将*得悉特古斯塔柳(今巩留)地区有广阔的屯垦发展前景,便令锡伯营挑选官兵名,作为“练*两旗”派往该地屯田。他们在龙口先修龙王庙后,挖渠引水,经7年的艰苦劳动,挖成了50多公里长的引水渠,随即沿大渠开垦了十几万亩良田,将大渠命名为“锡伯渠”。
同年,伊犁锡伯营藏传佛教靖远寺重修工程全部完成。
同年,伊犁索伦营佐领扎拉丰阿开始署理该营总管事务。
年(光绪二十三年)3月20日,在伊犁锡伯营靖远寺举行全旗盛会,锡伯营总管、副总管、各牛录佐领以及邀请来的伊犁其他寺院喇嘛教人士等,在靖远寺大喇嘛的主持下,恭请佛像入新殿,并大筵三天贺喜。期间,经色普西贤总管提议,由副总管“随缺地”拨给喇嘛寺地60亩,由公共孳生羊群拨给靖远寺羊只、带犊乳牛10头。新靖远寺是仿旧寺的规模样式建造的,而新旧寺院均与沈阳锡伯家庙太平寺相仿。新寺院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平方米,坐北朝南。
6月7日,清*府授任富尔祜伦为伊犁锡伯营副总管。
9月20日,伊犁将*长庚来锡伯营靖远寺拜佛,献香资8两。
同年,扎拉丰阿被清*府授任伊犁索伦营总管。在伊犁将*奏折中称:“索伦部讷沁泰所出总管缺拟正之索伦部署理总管、赏戴花翎三品官衔尽先即补总管、正红旗佐领扎拉丰阿,食俸饷当差二十一年。光绪八年收复伊犁,十七年搜剿窜匪,二十年踞守巴尔鲁克山各案内,均属奋勉出力,叠经前任将*金顺等奏保尽先即补总管,并赏戴花翎,加三品官衔。光绪十年补放骁骑校,十五年补放防御,十六年补放佐领,二十二年署理总管事务。现年四十岁,锡伯,顾尔佳氏,马步箭平等。”(《*机处满文月折档》)
年(光绪二十四年)俄国人H·H·克洛特科夫认识了时任俄国驻伊宁领事馆翻译的锡伯族文人巴里善,并拜其为师。巴里善教授克洛特科夫满语,帮其搜集满语及其他锡伯族资料,如民歌、年伊犁农民起义、萨满教和佛教资料等。
年(光绪二十五年)10月俄国人H·H·克洛特科夫在时任伊犁翻译学校满语老师的锡伯族文人巴里善的陪同下,参观考察了伊犁锡伯营五牛录靖远寺以及其他牛录。给后人留下了珍贵资料——《年秋锡伯佛教寺庙考察》。该文由佟玉泉译汉文发表于《锡伯文化》第48期,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它是唯一一篇有关锡伯营靖远寺的详细考察报告,报告还附有该寺由外国人绘画、锡伯人注释的各类绘制图。据他记载,“当时靖远寺共住有36位喇嘛,寺长叫大喇嘛,是二牛录人,名叫彭楚克。他是年5月由八个牛录推选为大喇嘛的,伊犁将*将其已奏报皇帝。寺庙成员有:大喇嘛1名,大喇嘛的助手2名:格斯奎喇嘛和德木齐喇嘛;格伦10名和格泽尔23名。不设乌巴什和班弟。喇嘛的生活费用由八个牛录共同负担。据喇嘛们说,八个牛录每年向寺庙提供斗小麦、斗高粱、两白银和50只羊。佛庙还有自己的耕地。喇嘛相互之间都用满语交流,他们不少人还会说藏语,没有人会写汉文,但汉语讲得都不错,也有人(好像是大部分人)会讲萨尔特和塔兰奇语”。
同年,伊犁索伦营总管扎拉丰阿奉伊犁将*之命,前往格登山查看乾隆朝树立的《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受损情况,为*府修理该碑做准备。
年(光绪二十六年)3月,清*府授任桂斌为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
同年,塔尔巴哈台新城绥靖城基本建成后,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春满向清廷上奏,请求奖励建城有功的锡伯族等*民。
同年,伊犁将*长庚具奏,记名副都统衔锡伯营总管色普西贤任职三次俸满,任内并无降革处分,核与送部引见之例相符。该员才具明敏,办事练达。前因收复伊犁、剿办窜匪案内出力,经前任将*金顺奏请以副都统记名简放,理应送部引见,唯因总理托古斯塔柳(今巩留)屯田事务始终得力,不便更换生手,请准留任照旧供事,暂缓送部引见,仍以副都统记名,遇有应升之缺,奏请简放。得到光绪皇帝谕准。
同年,伊犁将*长庚、锡伯营总管兼署领队大臣色普西贤,补放锡伯营靖远寺喇嘛缺,以苏勒提木为格斯奎,巴勒珠尔为德木齐,桑珠特为委格斯奎,萨木坦为委德木齐,并上报清*府理藩院备案。
年(光绪二十七年)1月23日,清*府补放文瑞为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
3月13日,清*府授任额尔柯本为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
7月27日,伊犁锡伯营总管色普西贤被清*府赏头等侍卫、副都统衔,任命为锡伯营领队大臣。他在任职期间,利用在惠远城任职的有利条件,继续在自己的领队大臣衙署里开办学校,先后培养了多名锡伯族学子,他们都成为锡伯族社会的有用之才。色普西贤是锡伯族中倡导锡汉双语教育的第一人。
同年,伊犁索伦营总管扎拉丰阿和福善与俄国有关当局协商,派博孝昌、崇恩、伊立春三名锡伯族青年到俄国托木斯克工业学校学习。
同年,沙俄向清*府提出12条(其中部分条款严重损害中国利益),其中有“连界各处,如满蒙及*之塔尔巴哈台、伊犁、喀什噶尔……等处矿路及其他项利益,非俄允许,不得让他国或他国人;非俄允许,中国不得自行造路……不准将地租予他国人”之条。
年(光绪二十八年)2月1日,清*府授任富尔祜伦为伊犁锡伯营总管,叶普春泰为副总管。
同年,*改革行*建制,全疆建镇迪道、阿克苏道、喀什噶尔道、伊塔道四道,下辖六个府、十个厅、三个州、二十三个县与分县。锡伯营属伊塔道管辖。
同年,伊犁将*撤销锡伯营官兵训练制度。之前,锡伯营每年有秋收后进行练*的制度,对应考披甲者和已考入者进行严格的考核和训练。考核的主要项目是骑术和射箭。考核不合格者,将被辞退,而得不到60亩披甲份地。
同年,由伊犁总理屯务委员、锡伯营领队大臣色普西贤暨镶*旗(一牛录)营总、锡伯营镶红旗(六牛录)佐领爱新泰,第二旗营总、锡伯营正白旗(三牛录)佐领霍敏,督率各族官兵在特古斯塔柳(今巩留)开荒种地大获丰收,受到清*府的嘉奖。
同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雷吉华来锡伯营传教,因本营群众抵触情绪非常高,几乎酿成事端,经多方疏导得以平息,外国传教士无功而返。
同年,中俄多年来的各种“积案”经双方磋商办理完毕之后,清*府谕令奖赏参与办理“积案”有功的索伦营总管扎拉丰阿:“以办理中俄积案事竣,赏伊犁索伦营总管扎拉丰阿二品顶戴,余升叙加衔有差。”
年(光绪二十九年)3月9日,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色普西贤、志锐两位领队大臣来靖远寺,献香资,大喇嘛赐餐。
5月,据《伊犁将*马(亮)广(福)奏稿》卷三记载,伊犁将*马亮、广福,锡伯营领队大臣色普西贤等向清廷呈进贡马,从中可以了解清朝时期*循例呈进贡马的大致情况:“光绪二十九年()应进贡马之期,奴才马(亮)谨选得骟马八匹,奴才广(福)谨选得骟马四匹,调习试验,骨相锥(椎)非,骏异步膘,尚属安详,专派防御塔奇木、精吉那、骁骑校哲陈泰等,带领弁兵,于本年五月初一日由伊犁起程,照章取道草地行走。饬令携带麸料,沿途小心牧放,饲养护送进京,呈递上驷院验收试骑,敬备御用。除咨行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将*、参赞大臣、察哈尔都统等,转饬经过地方,一体照料前进,以昭慎重外,谨所有正贡、备贡马匹数目,毛色、口齿、脚步,另缮清单,恭呈御览,恳恩赏收,……马(亮)谨呈正贡马四匹:黑马,小走,八岁口;黑马,小走,八岁口;黑鬃*马,小走,八岁口;黑鬃*马,小走,八岁口。备贡马四匹:海骝马,小走,七岁口;海骝马,小走,七岁口;烟薰骝马,小走,七岁口;烟薰骝马,小走,七岁口。奴才广(福)谨呈正贡马二匹:枣骝马,小走,八岁口;玉顶枣骝马,小走,八岁口。备贡马二匹:枣骝马,小走,七岁口;玉顶枣骝马,小走,七岁口。再据锡伯营领队大臣色普西贤,索伦营领队大臣志锐,察哈尔营领队大臣恩祥,额鲁特营领队大臣徐炘,各选得骟马二匹,呈请随同呈进前来。……奴才色(普西贤)谨呈正贡马一匹,墨鬃*马,小走,八岁口;备贡马一匹,黑鬃*马,小走,七岁口。奴才志(锐)谨呈正贡马一匹,墨马,小走,八岁口;备贡马一匹,黑马,小走,七岁口。奴才恩(祥)谨呈正贡马一匹,墨马,小走,八岁口;备贡马一匹,黑马,小走,七岁口;奴才徐(炘)谨呈正贡马一匹,枣骝马,小走,八岁口;备贡马一匹,枣骝马,小走,七岁口。”
9月1日,广福都统夫人去世,伊犁锡伯营靖远寺喇嘛应邀赴惠远城为其念经超度。
11月20日,清*府授任爱新泰为伊犁锡伯营副总管。
同年,伊犁索伦营总管扎拉丰阿和福善奉清*府之命,派关清廉、音德善、萨拉春、巴图沁、春保五位锡伯族青年前往俄国阿拉木图(当时称维尔内)入维尔内中学学习。
同年,伊犁将*马亮偕锡伯营领队大臣色普西贤到靖远寺拜佛,献香资20两,大喇嘛赐餐。
同年,伊犁锡伯营五牛录(镶白旗)关帝庙落成,由锡伯营各级官员与宗教人士一起举行仪式,将神座由旧牛录庙内迁入新庙。靖远寺喇嘛开光念经,五牛录佐领等献香资10两。
同年,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色普西贤奉命从本营选骟马2匹,与其他八旗选送的贡马一起送京入宫。
同年,清朝总管内务府上驷院致京师满蒙八旗咨文,告知已挑选京师满蒙八旗选送的锡伯马甲(记录有佐领的姓名、旗籍、牛录等信息),作为本次光绪皇帝谒陵时给太监等备马服务的差役。
同年,伊犁将*马亮、副都统广福具奏,遵旨奖励历年戍边有功的各八旗官兵,其中有锡伯族官兵锡济尔珲、扎拉丰阿、蒙库泰、乌尔固春、尼克湍、额勒德春、富尔祜伦、爱新泰、霍敏、乌尔滚泰、锡拉冯阿、齐克腾阿、巴尔本泰、西本等。
同年,伊犁将*马亮、副都统广福具奏清廷,称自选派新满营锡伯官兵到托古斯塔柳(今巩留)地方开垦屯田以来,*民勤奋耕作,粮食年年丰收,存粮增多,为了防止霉变,请准处理陈粮。
同年,有两部哈萨克牧民前来归附中国,清*府谕令由索伦营领队大臣接管这部分哈萨克人。
同年,屯垦托古斯塔柳(今巩留)的锡伯族*民经过七年开挖的长余里“锡伯渠”全线通水,开始灌溉新开垦的土地。锡伯渠一经凿通,特克斯河水源源流进亘古荒原,给这里带来了希望,带来了绿洲,带来了无限生机。大、小营盘出现了繁荣景象,这里很快成为巩留的*治、经济、文化和*事中心。巩留设县时县府就驻在小营盘。
同年,随着托古斯塔柳(今巩留)“锡伯渠”的凿通,伊犁将*马亮将光绪二十一年()裁减的伊犁惠远城新满营名锡伯族官兵命令“规复”,编为练*两旗,携眷(近千名眷属)派往特古斯塔柳开荒种田。年底收获之后,锡伯官兵将多余的粮食用木筏顺伊犁河送至惠远城伊犁将*府,连同做筏的木料一起交给伊犁将*府。
年(光绪三十年)1月22日,伊犁锡伯营靖远寺喇嘛为全营*民祈福念经4天。
9月,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色普西贤因病卸任回家乡休养。志锐署理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
10月,清*府谕令赏索伦营总管扎拉丰阿副都统衔,并授任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
同年,伊犁将*马亮将特古斯塔柳(今巩留)官屯改为私屯,作为伊犁新满营“世守之业”。
同年,俄国驻中国伊宁领事馆秘书迪亚科夫在伊宁拜时任俄国驻伊宁领事馆翻译的锡伯族文人巴里善为师,一方面了解有关锡伯族的历史、文化、语言文字情况,一方面让其用满文整理—年回、塔兰其(维吾尔族)人起义的回忆录。
同年,伊犁将*马亮、副都统广福具奏,伊犁新满营左翼协领锡伯人锡济尔珲,任职20年来勤勉效力,理应三次送部引见,然因公务乏人,均未能成行,本次亦请暂缓送部引见。
同年,清*府谕令任命新满营左翼协领锡济尔珲为额鲁特营领队大臣。
同年,头品顶戴副都统衔、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果勇巴图鲁色普西贤因病向伊犁将*请求休致,伊犁将*马亮、副都统广福具奏说明了其病情,并对其予以评示:“为领队大臣呈请告休,据情代奏,恭折具陈,仰祈圣鉴事。窃奴才等准头品顶戴副都统衔、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果勇巴图鲁色普(西贤)咨呈:领队现年六十七岁,光绪二年()经前署将*荣(全)调赴塔尔巴哈台行营,檄委管带锡伯营官兵,在玛纳斯一带出征一次,随队克复玛纳斯南北两城,剿办陕回,收复伊犁,历保头品顶戴、巴图鲁名号,洊擢总管,于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八日奉旨赏给副都统衔,作为锡伯营领队大臣。领队自顾何人,受兹恩遇!自应黾勉供职,力图报效。无如前在*营染受潮湿,得患咳嗽之症,虽经服药疗治,时发时愈,病根迄未全除。兹因年逾六旬,精力渐衰,自上年入冬以来,感受风寒,旧疾复发,兼之气促心跳,步履维艰,节次延医调治,病未少痊。伏思领队病势既已至此,若以年迈残躯迁延恋栈,不特抚衷难安,诚恐贻误公事,辜恩愈甚。再四思维,惟有呈请据情代奏,吁恳天恩俯准致仕,俾得回旗安心调养,实荷圣慈矜全,等情。呈请代奏前来。查该领队大臣到任以来,办理该营一切公事,悉臻妥善,洵属历练老成,深资得力。惟因年迈力衰,加以宿疾复发,步履艰难,系属实在情形,可否仰恳天恩俯准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色普西贤开缺,以原品休致之处,出自高厚鸿慈。”(《*机及宫中档》,文献编号:)
同年,伊犁将*马亮、副都统广福具奏,伊犁锡伯营总管富尔祜伦办事练达勤勉,请以副都统记名简放。
同年,伊犁将*马亮、副都统广福奏准,在伊犁创设养正学堂,由锡伯、满洲、索伦、察哈尔、额鲁特营挑选40名学生教授知识。
年(光绪三十一年)3月,因锡伯营领队大臣色普西贤患病不能继续履职,伊犁将*马亮等奏请换任:“锡伯营领队大臣色普西贤,着准其开缺,以原品休致。钦此。嗣于光绪三十年九月二十七日奉旨:希贤着赏给二等侍卫,作为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照例驰驿前往。钦此。均经钦遵转行在案。现在希贤到任尚属无期,据色普西贤以病势加剧,呈请派员接署前来……查锡伯营事务紧要,自应先行派员署理,查有现任索伦营领队大臣志锐,声望素着,堪以调署。所遗索伦营领队大臣篆务,查有满营左翼协领博贵,才具有为,堪以兼署。”(《*机及宫中档》,文献编号:-D)
4月底,为了祝贺署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志锐寿辰,锡伯营靖远寺喇嘛在寺内念经三天。
11月,清*府授任希贤为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
同年,俄国学者及外交工作者Н·Н·克洛特科夫在任俄国驻中国伊宁领事馆秘书期间,委托在本馆任翻译的锡伯族文人巴里善,搜集资料撰写了一份关于同治伊犁动乱的回忆录——《—年间伊犁农民暴动的回忆》。经过数次补充修改后,年俄国人迪亚科夫将其译成俄文,俄国学者科特维奇作校订核实后予以公布。资料主要记述了同治动乱中伊犁锡伯营的情况。本回忆录由佟玉泉译成汉文,先后收入《中国*历史文化古籍文献资料译编》(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等图书中。
同年,伊犁将*马亮、副都统广福奏准,光绪三十年()索伦营领队大臣带领12名锡伯、索伦等各旗学生到俄国阿拉木图留学,以及养正学堂缺乏满文教习,聘请塔城新满营已革职左翼协领华沙布担任满文教习。
年(光绪三十二年)3月1日,锡伯营领队大臣色普西贤因病伊犁锡伯营家乡去世。
3月,清*府赏御前侍卫锡济尔珲副都统衔,授任索伦营领队大臣。他利用在惠远城任职的有利条件,在惠远城办小学班,用双语教授各类知识,先后培养了几十名锡伯族学子,成为锡伯族社会的有用之才。
4月,据《伊犁将*马(亮)广(福)奏稿》卷六记载,伊犁将*马亮、广福,锡伯营领队大臣色普西贤等向清廷呈进贡马,从中可以了解清朝时期*循例呈进贡马的大致情况:“为循例呈进贡马……窃维伊犁系产马之区,自收还以来,历年挑选驯良马匹,呈进御用。兹届光绪三十二年()应进贡马之期……谨选得骟马四匹,调习试验,骨相锥(椎)非,骏异步膘,尚属安详,专派防御和林、西林春等……照章取道草地行走,饬令携带麸料,沿途小心牧放喂养,护送进京,呈递上驷院,验收试骑,敬备御用。除咨行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将*、参赞大臣、察哈尔都统等,转饬经过地方,一体照料前进……马(亮)谨呈,正贡马四匹:马,小走,八岁口;马,小走,八岁口;马,小走,八岁口;马,小走,八岁口。备贡马四匹:马,小走,七岁口;马,小走,七岁口;马,小走,七岁口;马,小走,七岁口。……广(福)谨呈,正贡马二匹:马,小走,八岁口;马,小走,八岁口。备贡马二匹:马,小走,七岁口;马,小走,七岁口。再据锡伯营领队大臣(色普)希贤、索伦营领队大臣志锐,各选得骟马二匹,呈请随同呈进前来……希贤谨呈,正贡马一匹,马,小走,八岁口;备贡马一匹,马,小走,八岁口。奴才志锐谨呈,正贡马一匹,马,小走,七岁口;备贡马一匹,马,小走,七岁口。”
同年,俄罗斯学者穆罗木斯基受俄国中亚、东亚研究会委托,于当年5月30日到达伊宁市(当时称固尔扎)。在此地他结识了俄国驻伊宁领事馆秘书Н·Н·克洛特科夫,克氏给穆罗木斯基介绍了锡伯族文人巴里善为其教授满语,并介绍有关锡伯族历史文化情况。数天后他们进入伊犁锡伯营总管档房驻地六牛录(镶红旗),受到锡伯营总管富尔祜伦的多方帮助。他在此一直滞留到当年9月7日,中间从7月16—26日前往一牛录(镶*旗),在牛录佐领图瓦恰那家借住,向该佐领儿子学锡伯语。期间,他从民间搜集记录了13部锡伯族民间故事及神话,2首婚礼歌、1个锡伯语单词。
同年,伊犁锡伯营七牛录(正蓝旗)因原选住址处在绰霍尔渠对面,地质潮湿,不宜居住,曾迁址坎上安班巴克对面筑城,但也土质不佳,民生不振,因而,牛录佐领萨拉苏与全牛录*民协商同意后,把村子搬迁至离旧村二三里之处重新筑城居住。
同年,沙俄强迫清朝*府签订《俄商借道伊、塔运茶条约》,取得特权,免税运输,沿途倾销,中国茶商受致命打击。俄商人采运*伊犁等地的牛羊、毛皮、棉花等,倾销俄产布匹、铁器、瓷器等日用产品。
年(光绪三十三年)6月,俄罗斯学者穆罗木斯基受俄国中亚、东亚研究会委托,第二次来到伊犁锡伯营搜集锡伯族有关资料。在此次采风中,又受到锡伯营总管富尔祜伦的帮助,从民间顺利搜集记录了32部锡伯族民间故事、2首民歌。但他回国后未及将两次搜集的锡伯族民间故事、民歌、锡伯语词汇等整理发表便于年因病去世。
同年,清*府谕令任命扎拉丰阿为伊犁副都统兼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
同年,在伊犁惠远城先后成立武备速成学堂、兴文学校、女子小学堂等。在这些学校,清末和民国初年先后有数十名锡伯族学子就读。其中武备速成学堂聘用日本人原尚志为总教习,并配备翻译进行教授。
同年,将惠远兴文学校改为驻防高初两等学堂;将武备速成学堂改成陆*小学堂。先后有不少锡伯族学子在此求学完成学业,成为本民族的知识阶层。
同年,伊犁锡伯营正蓝旗(七牛录)关帝庙建成。该庙占地面积约2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平方米。现存关帝庙、娘娘庙、山门以及新建的“图伯特纪念馆”等建筑。关帝庙系土木结构建筑,庙内供关帝半坐像,左右两侧塑关平、周仓像(均已毁),塑像背后及左右两壁绘制“火龙戏珠”“苏武牧羊”“东方朔偷桃”等壁画。正殿东西两壁绘制有《三国演义》壁画,各12幅,包含了“桃园结义”等三国主要故事情节,每幅画面右上方都有锡伯文说明。木柱横梁上绘有“刘邦斩白蛇”等故事画面。现为*维吾尔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光绪三十四年)2月,因在办理中俄有关各种“积案”中立有功绩,清*府谕令赏索伦营副总管福善副都统衔。
6月6日,伊犁锡伯营总管富勒祜伦将总管关防移交给副总管爱信泰,自己奉命前往北京送贡马。于次年6月返回锡伯营。
6月,清*府谕令以伊犁副都统兼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扎拉丰阿兼署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
11月2日,伊犁锡伯营靖远寺喇嘛在寺内为去世的光绪皇帝念经超度三天;为宣统皇帝念万寿经三天。
年(宣统元年)7月15日,清*府谕令锡伯营总管富尔祜伦署理锡伯营领队大臣,于次年12月26日实授。并授任爱信泰为锡伯营总管,以佐领纳墨春提升副总管。
同年,在*伊犁、塔城、乌鲁木齐等地任职(曾任俄国驻伊宁领事馆秘书、乌鲁木齐领事)的俄国学者Н·Н·克洛特科夫,工作之余前往伊犁及塔城地区,对锡伯族的萨满教情况作了调查,在塔城,受伊犁副都统兼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扎拉丰阿等的协助,见到了锡伯萨满罗国等人,拍摄了不少图片。随后在俄国皇家地理学会学报上发表了其调查成果《伊犁、塔城地区锡伯族萨满教现状简述》(此文由佟玉泉译成汉文,收入《锡伯族研究》一书,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为锡伯族萨满教方面的经典资料。
同年,伊犁副都统兼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扎拉丰阿将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衙门进行整修,作为养正学堂,挑选满、汉、察哈尔、额鲁特、土尔扈特、哈萨克子弟教授各类知识。
年(宣统二年)3月,在伊犁革命*冯特民等人的主持下,在伊犁惠远城创办了汉、满、蒙古、维吾尔四种文字印刷的《伊犁白话报》。该报主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成为革命*人鼓动革命、推翻旧制的舆论阵地。报纸传播到锡伯营,也引起了锡伯族知识界和统治阶层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