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李尚志教授谈慕课
TUhjnbcbe - 2021/2/8 8:35:00

上期转发了曹广福教授的文章《为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唱一曲哀歌》,讨论很热闹,可谓点赞与拍砖齐飞。不管如何,说明大家对这一主题是有兴趣的。今天转发李尚志的教授的文章,李教授这些年录制了不少线性代数和微积分、趣味数学方面的视频,在网上很受欢迎,大家可以搜索。

MOOC启蒙

李尚志1.MOOC发起者的宣传:MOOC=翻转课堂。传统课堂是教师满堂灌,MOOC颠覆了传统,开创了新朝代,由教师满堂灌变成学生自主学习,原来的教师将会下岗。不懂MOOC就是OUT。2.我的观点:MOOC=世界杯直播。直播之前,只有少数人能到现场看比赛。有了直播,足球还是那样踢,踢球还是那些人(不会变成扛摄像机的人踢球)。观众变成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MOOC之前,优秀教师的课只能少数人在教室里听,MOOC的优点不是把教室里的学生放回家去自主学习看录像(那样做有可能是自主不学习而是打游戏),而是让不能到教室的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学生也能分享优秀课程。就好比世界杯直播不是把现场的观众赶回家看电视,而是让到不了现场的人看电视欣赏足球。3.不MOOC=out?世界杯难道到现场看就是out,看电视才是时髦,才是in?恰好相反:现场才是时髦,去不了现场的看电视,总比不看好。MOOC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现场听好老师讲课肯定比看录像好;不能去现场,看好老师的录像总比听差老师讲课好。差老师讲课逼着你听,不听课玩手机就给你扔到窗外。MOOC不强迫你听,而是你自愿听,全国全世界的好老师任你选,只看好的不看差的,不但不扔你的手机,还让你可以用手机看MOOC。4.谁关心MOOC:去年关心的人很少。教育部发了文,今年关心的人多了一些,但大多只想做MOOC放到网上,不想看已经放到网上的MOOC。就好比:不看电视直播的马拉多纳罗纳尔多踢足球,只想请电视台来直播自己踢足球。电视台敢直播你踢足球吗?中国国足踢足球都要被全国人民骂,国足的水平虽然比国外差,在国内还是比所有骂他们的人踢得好,如果换成骂人这些人上场踢,电视台就会挨骂。同样的道理:你想把自己上课录像放到北航学堂或者爱课程或者智慧树网,他们也怕挨骂,不敢随便放。关心足球不可能一开始就当运动员,而是先当观众,哪一天你的水平超过了场上那些人,再把他们取而代之。关心MOOC也是先看别人的MOOC,你觉得你超过他们了再做自己的MOOC。5.哪些课程可以做MOOC。先问:哪些比赛适合电视直播?(1)首先是水平高。低水平的不可能播。MOOC也一样,放到网上让全校甚至全国师生看,相当于向全校学生上观摩课,或者被邀请到外校讲学,你敢不敢?如果北航的督导来听课你都害怕,MOOC相当于全国高校的官员和师生都来当督导听课,你怕不怕?MOOC不是把随便什么人讲的课录下来放到网上,至少应该在全国同类课程中独树一帜让同行甚至外行看了有收获的。(2)很多人喜欢看。例如,足球容易看懂而又精彩纷呈,球迷就多,适合于直播。围棋不容易看懂,哪怕最高水平的比赛直播,看的人也不多。MOOC也一样,最容易火起来的是大家都能入门的通识课,例如姚小玲的《演讲与口才》。数学是大众觉得难学的学科,但我的《数学大观》通过生动的故事来讲数学,虽然其中的内容既有微积分也有线性代数还有抽象代数,但都是只讲精彩的不讲繁琐的内容,还是属于通识课程,仍然火起来了。如果直接讲传统的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抽象代数从头到尾讲完,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你的MOOC比他的老师讲的课相比是否有显著的优点,让学生有不一样的收获?如果差不多,甚至还不如他的老师讲的,人家为什么要看你的?即使真正好的课程,各校教务处也不敢轻易用来取代本校原有的同名课程。如果没多少人看,网络负责人就不敢放到网上去。考虑到这一点,我把微积分、线性代数课程改造成简写版《微积分启蒙》、《线性代数导航》,不取代原来课程,只起导航和启蒙作用,把学生引进门,就可以“沿当前道路直行”学好原来的课程。介于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结果也很受欢迎。还准备按同样模式做《抽象代数启蒙》。6.连续剧与聊斋。网络课程不只MOOC一个品种。教育部爱课程网上就有四类:(1)MOOC:是每集20分钟左右,我有两门课程《线性代数启蒙》,《微积分启蒙》;(2)视频公开课:每集40分钟左右,有我的《数学大观》;(3)资源共享课:不限时间,按实际上课随堂录制;(4)微课:每个20分钟左右。爱课程网上有今年的微课大赛的获奖,我的《行列式判定线性无关》获唯一的特别奖。微课与MOOC都是每集20分钟,但微课是单独的一节课,相当于聊斋的一个故事,MOOC是一连串故事组成的连续剧。目前教育部最重视的是MOOC。我个人认为,数学专业课并非都能分割成20分钟一个碎片组成连续剧,更适合做成原生态的资源共享课。我本来想吧《高等代数》随堂录下来作为资源共享课。但爱课程网说现在已经暂停接受新的资源共享课。我估计是因为他们已做的资源共享课看的人比较少。这一方面是因为“阳春白雪和者盖寡”,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当初的工作方式导致很多阳春白雪没有进入。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只有一种以20分钟为单位的MOOC是不够的,正如文学不能只有短篇小说而必须有长篇小说。资源共享课一定会卷土重来--但一定要是精品。

彭翕成: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尚志教授谈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