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他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农民,躬耕于亚布力镇新华村;今天,他却成为我市唯一一位连续三届当选省作代会代表的作家,文学作品硕果累累,誉满天下。他,就是市*协委员、文联秘书长、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副校长、黑龙江省东北抗联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刘延功。
年的一天,酷爱文学的刘延功,在看书时却萌发了自己创作一部文学作品的想法。从此,刘延功从事文学创作的笔就再也没有停歇下来。农闲时,他带上窝头,一头扎进了“窝棚”,走进自己文学创作的天地。面对他人的不解和嘲笑,他始终坚持着。“十年磨一剑”,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囚徒卧》终告完成,这部厚达一米多、余万字的《囚徒卧》手稿惊动了黑龙江文坛。刘延功作为特殊人才,得到尚志市委、市*府高度重视,年8月,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聘请他到文联工作,担负起了编辑《尚志文学》、辅导作者等文联各项工作。担任《尚志周刊》执行副主编以来,他又肩负起了周刊编辑任务,在完成日常编辑工作的同时,还要采访、撰写故事连载、《尚志地名考》及有关新闻稿件。在忙于编辑工作的同时,他同样笔耕不辍,20年间,他创作出版发行了25万字的中短篇小说集《孩裆山》;近10万字的长篇小说《三打帽儿山》;10余万字的报告文学作品被收入《雪乡创业人》一书之中;创作的近15万字的地名考被收入《尚志地名考》;创作出版了长篇报告文学《张宝金与元宝村》、《莓花盛开的地方》、《韩光在珠河》;有多篇作品在《人民日报》、《中国艺术报》、《黑龙江日报》、《奋斗》杂志、《哈尔滨日报》、《小说林》、《哈尔滨十年群众创作获奖作品选》中发表。
《尚志周刊》美编兰丽娟:他工作认真,勤劳肯干,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亮点。有一次,他刚做完胃息肉手术,忍着术后的疼痛就来到了工作岗位,平时,工作忙的时候,他加班加点已经成为了日常便饭,市里各大重要活动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为我们树立了优秀的学习榜样。
“*协是舞台,委员是演员”。刘延功通过调研,提出了《在步行街设百姓报廊和艺术展廊》提案。提案提出后,得到了市领导的重视,建起了列全省之最,既壮观实用性又强的报廊和艺术展廊,提高了我市的文化品位。《建设蚂蚁河带状公园》的提案,启动了蚂蚁河带状公园建设大幕。他也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