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哈尔滨市司法局工作要求,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职能作用,为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尚志市法律援助中心在年5月—12月,在全市开展“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
一是助力复工复产,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扩充法律援助事项。对因疫情导致的劳动报酬支付、劳动关系解除、工伤赔偿、房屋租赁等纠纷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对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人、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开通绿色通道,免予审查经济困难状况。对因疫致贫的劳动者、小微企业主及因疫返贫群众,申请支付劳动报酬、确认和解除劳动关系、工伤赔偿、房屋租赁事项的,可通过与相关部门信息共享直接确认申请人经济状况的,可免予提供经济困难证明。
创新法律援助服务方式。大力推广法律援助预约办、线上办、网上办、掌上办,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法律服务网(司法行*网)等作用,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服务。对诉讼时效即将届满、需要立即采取保全措施等紧急情况或特殊案件,可以为受援人先行提供法律援助。积极参与诉源治理,指导法律援助承办人员引导受援群众优先采取和解、调解等方式结案,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持续打造为民服务品牌。围绕全国助残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八一”建*节、重阳节等时间节点,深化“法援惠民生”系列专项活动,切实做好残疾人、未成年人、*人*属、老年人以及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法律援助工作,扩大法律援助影响力。
二是助推脱贫攻坚,为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推动法律援助逐步覆盖至低收入群体,将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妇女等作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将涉及劳动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药品、教育医疗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范围,推动事故赔偿、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等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解决困难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积极参与帮贫扶困。为建*立卡贫困户的法律援助诉求,提供务实管用的法律援助服务。依靠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低保人员、五保户、重度残疾人、农村特困户等帮扶对象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优先服务被欠薪农民工法律援助,加强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引导农民工优先通过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进行法律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对于到窗口申请办理欠薪案件的农民工,一律免于审查经济困难条件,并开通“绿色通道”做到当日申请、当日受理。继续深化“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活动,继续组织开展根治欠薪夏季专项行动和冬季攻坚行动。
完善便民服务举措,提高法律援助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简化法律援助受理审查程序,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为农民工、残疾人、退役*人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等受援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全面提升法律援助效率和质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