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开展“一把手”走流程并深入企业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12月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超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动,赴企业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并调研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在市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中心,张超以普通群众身份体验养老金待遇资格认证、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业务办理流程和服务情况,检验窗口服务质效。张超指出,社会保障关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头连着发展,一头牵着民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兜牢社会保障底线,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社保基金管理风险防控体系,优化业务审批和服务流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创幸福安康生活。
在中鑫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张超与企业党员代表座谈交流,面对面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张超强调,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盛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统揽全局、主题鲜明、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是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要深入领会精神实质,深刻把握核心要义,立足尚志发展实际,实干笃行、奋楫争先,奋力打造哈牡次中心城市。企业要科学研判形势,把握政策机遇,坚定信心决心,主动融入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瞄准发展目标和奋斗方向,稳中求进、主动作为,奋力开创企业发展新局面。
张超对供热工作十分关心,来到企业主控室实地踏查供热机组运行情况。张超要求,供热企业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完善快速反应机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及时受理、解决群众关于供暖的合理诉求,组织专业人员上门服务,高效解决好供热领域突出问题,以“供暖热度”提升群众“幸福温度”。要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抓实抓牢生产经营各过程、各环节安全工作,始终如一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织密疫情防控网,确保安全稳定。
我市召开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田长制”联席会议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黑土耕地保护利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黑土地保护法》及省市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田长制工作会议精神,近日,我市召开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田长制”联席会议,审议了《尚志市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田长制”工作制度》《尚志市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田长制”考核实施细则(试行)》。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超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王永志及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各相关乡镇、部门分别就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田长制”工作情况进行汇报。
会议要求,要切实增强黑土地保护责任感,围绕黑土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保护以及工程建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行政监管执法7项重点任务,建立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建立信息沟通共享和信息报送、联合督导检查和考核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田长制”工作落地生根,确保每一块耕地保护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问。
会议指出,要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工作,进一步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和土地用途管制,全力做好逐级分解下达工作,精准划好划实耕地保护红线。着力提升黑土耕地质量,持续推进工程、农艺、生物措施,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利用综合技术体系,分区推广保护性耕作。加强农业面源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污染农田环境的违法行为,全面遏制农田环境污染,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要推进田长制工作落实落靠,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担当的高度,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深刻认识全面推行“田长制”的重要意义,以省和哈市关于黑土耕地保护利用工作会议精神及相关文件为统领,依法用地、从严管地,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要严格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群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责任机制,积极主动、密切配合,持续力度,加快进程,推动“田长制”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实现耕地保护全覆盖奠定坚实基础。
春耳培育正当时农户致富有增收
眼下虽是寒冬时节,珍珠山乡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农户们正在为春耳培育菌种,一排排整齐排列的菌包在舒适的“温室”里孕育着新的希望。随着食用菌种植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已突破了东北地区进入冬季就无法工作的限制,即使寒冬,也可以栽培食用菌。这不仅增加了经济收益,同时也为当地农户提供了就业机会,充分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闯出了一条农民致富的新路子。
珍珠山乡是我省食用菌产业专业化程度较高、规模最大的全产业链开发、一体化经营的食用菌生产专业乡。珍珠山乡食用菌产业历经多年来的重点建设,形成了产业布局合理、链条完整、聚集度高、竞争力强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开发模式,努力实现了菌种菌包加工、栽培生产和深加工营销三大突破,加快了食用菌产业的提质升级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珍珠山乡努力实现了智能化菌种菌包加工、棚式化立体栽培生产和品牌化精深加工营销三大突破,真正使黑木耳产业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成为珍珠山乡实现乡村振兴、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富民产业。
发展特色旅游加快“文商旅”融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中东铁路建成通车,俄罗斯人在一面坡镇经商、定居,并在今镇北村建造了栋俄式建筑,其中58处被列为国家保护建筑。
走进“百年古镇”一面坡,您会不自觉得被这里历经百年沧桑却仍然保存完好的俄式风情建筑所吸引。流连触碰斑驳的墙壁、倾听文化积淀的声音、欣赏历史镌刻的画卷,穿越百年时空与历史对话。这些俄式风情建筑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是弥足珍贵的历史宝藏,也成为镇北村振兴发展的靓丽名片。
一面坡镇镇北村曾经是软弱涣散村,土地稀少、产业单一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无中生有、有中生优”成为新一届村两委成员的新任务、新挑战。因有保存完好的俄式建筑群落,年镇北村被国家七部委确定为国家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在此基础上,镇北村乘势而上、借势发力,又经积极申报,获得了“龙江民居省级示范村”的荣誉称号。
如今“特色民居”“龙江民居”已成为镇北村发展的“活招牌”和“开门砖”,镇北村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蔬菜、水稻、食用菌等专业种植合作社,大力发展棚室蔬菜、酒花种植、水稻种植等,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为推动人居环境改善,积极修建边沟、改造河堤、硬化道路、建设文化公园、安装俄式迎宾大门、安装百余盏路灯,绘就美丽乡村、宜居乡村的锦绣画卷。
一面坡镇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俄式古建筑是极具历史价值的旅游资源,如何打造“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推动形成“文商旅”融合发展新业态,助推镇域经济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摆在一面坡镇发展面前的关键课题。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发展必须抢抓机遇、放大优势、跨越赶超。今年一面坡镇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俄式古建筑群为载体,融合乡村振兴和创意文化,强力推进“一面坡文化艺术小镇”项目,旨在盘活闲置资源、保护历史建筑、打造俄式风情艺术街区。以旅促产、以旅兴业、以旅强镇,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推动一面坡镇套娃产业转型升级、农产品加工销售、旅游观光生态游等全产业链条式发展,必将成为助推镇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健康防护很重要专家为您来支招
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国内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广大群众除了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