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50年中华女儿上映,八女投江惹非议,
TUhjnbcbe - 2025/6/9 18:02:00

年初,东北电影制片厂拍的《中华女儿》正式播映了,可马上就招来一些争议。

那时候,新中国才成立没多久,导演凌子风、翟强打算拍一部讲抗日战争的电影,一是为了让大家记住那段过往,二是给新中国的诞生庆贺。

这部电影讲的是,东北抗日联军里的8名女战士,像冷云、胡秀芝这些人,她们被敌人逼得没招儿了,子弹也打没了,想突围也没希望了,在这种绝境中,她们坚决地投江了,这就是电影讲的故事。

可电影上映没多久,就得了不少差评。有些人觉得“八女投江”是瞎编的,不是真事儿,因为不管是史料,还是地方县志,都没这方面的记录。

真没想到,有些心术不正的人竟然给这部电影的导演、演员写信,破口大骂说他们虚构历史,那信里的词儿可太粗俗了。

一时间,《中华女儿》在各个地方公映时碰到了以前从没有过的阻碍。

就在这时候,东北烈士纪念馆的管理员大学生温野,从报纸上知晓了这个有争议的事儿,然后心里就冒出个好像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的想法。

毕竟“八女投江”是东北抗联的事儿,温野坚信这段历史是真的,就打算凭自己的力量,找出更多充分的证据,好让那些心术不正的人没话说。

然而,温野把大量档案资料都翻了个遍,也就只发现了几行记录,那还是一位东北抗联将领日记里的内容,别的啥线索都没了。

我五军关书范师长从西南远征回到刁翎,半个月前打算在三家那个方向过乌斯浑河,天刚亮正在渡河的时候,遭到了在河东岸埋伏的日伪军袭击。有深厚革命历史的高丽民族解放者金世峰以及妇女冷云、杨秀珍等八人,全都投江牺牲了。

就这么干巴巴的一段文字,没啥说服力,温野没啥办法,只好去找纪念馆的领导帮忙。

温野表明来意后,领导无奈地拍拍他肩膀,叹口气说:“我这儿没啥资料了……”

一听这话,温野有点儿丧气,可这当口,领导提议他有空去乌斯浑河渡口逛逛,因为从日记里的记录来说,那八位抗联女战士就是在那儿壮烈牺牲的。

这让温野来了灵感,没多久,趁着休假,他走了多公里,到了林口县的乌斯浑河渡口。

他站在岸边瞅着眼前那汹涌奔腾的河,一时之间竟不知所措,压根儿找不到啥突破口。

不过呢,有个碰巧的时机,温野跟当地一个老头聊天的时候,没留神说出了有人对八女投江这事有疑问。

谁能想到那个头发都白了的庄稼人一下子就火冒三丈,扯着嗓子尖声嚷着:“谁说这事儿是假的?那是我自己亲眼瞅见的!”

听到这话,温野那心里头自然是高兴得不行,不过强压下激动后,他又不由得瞅了瞅那老者,心里琢磨着这人该不会是在吹牛吧?

那,“八女投江”这事儿是不是真的存在呢?

那名老者啥身份啊,咋就敢言之凿凿说自己是见证者,还气呼呼地打保票呢?

那在那段充满曲折和艰难的抗战历史里,到底有着啥大家不知道的事儿呢?

在后续的聊天里,温野知道了眼前这个老头叫王连财,是住在乌斯浑河边上四合村的,“八女”里的王惠民、郭桂琴跟他一个村,岁数也差不多,所以他对这俩人还算有点了解。

全面抗日战争打响后,日本侵略者明白,加紧侵略中国关内地区固然重要,可对关外也就是东北地区抗日队伍的围堵也不能轻视。

在年底至年初那会儿,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把5万兵力给集结起来了,展开了对黑龙江地区抗联部队的“三江省大讨伐”。

那为啥日本侵略者的这次军事行动被叫做“三江省大讨伐”呢?

原来啊,年日本把“满洲国”改称“满洲帝国”后,专门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划出14个县,弄了个所谓的“三江省”。

这会儿,东北抗联步入了从来没遇到过的最难的时候。

为了冲破敌人的包围,抗联的第4军、第5军、第7军、第8军、第10军整合编成第二路军,由总指挥兼政委的周保中领着,从依兰县往五常县行进。

得清楚两县相距差不多有百公里呢,再加上交通要道上到处都是日寇设的关卡和暗哨,第二路军跟敌人拼杀了几十回,这才好不容易到了尚志县楼山镇。

这会儿抗联将士们快没弹药和粮食了,要是不在当地补充些物资,那大家可能就得拿长矛、大刀去跟敌人拼命了。

周保中作为总指挥,这会儿也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楼山镇被日寇和伪军重重把守着,要是打这一仗,伤亡怕是会很大,部队转移的时间也得耽误。不过虽说楼山镇这个据点不好攻打,但里面的物资那是相当充足,全军能靠这些物资维持一个多月呢。

一番心里纠结过后,周保中下了命令:“把楼山镇据点打下来,尽快结束这场战斗”。

抗联将士们一番激烈拼杀后,把楼山镇的顽固敌人给消灭了,可这也把周边其他据点的日伪军给惊动了,他们正赶着往楼山镇这边来呢。

没法子了,周保中只得把第二路军给拆开,让每个师各自分散着转移。

抗联第二路军第5军1师在这期间,多次和敌人打仗,本来人员就没满编的队伍这下减员更严重了。等他们到了乌斯浑河西岸一个叫徐家屯的地儿,就剩一百来号人了,而且这里面有三成多都是伤员。

瞧着将士们一个个没精打采的样子,师长关书范不由得鼻子发酸,眼瞅着眼泪就要落下来了。

打从他参加抗联后,这么大的亏他还没吃过呢,当下这巨大的挫折,把他那本就紧绷着的神经差点给整崩溃了。

这时候,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站出来,冲着身后另外七名女战士一指,讲道:“瞧瞧你们这些大老爷们儿,我们妇女团就剩咱八个了,咱也没哭天抹泪啊!”

听了这话,关书范总算清醒了些,觉得当下更要紧的是规划接下来的行程,就指着眼前的乌斯浑河讲:“大伙在这儿歇一宿,明儿个一大早就过河到东岸去。”

连着好多天急行军,抗联将士们只能在外面随便对付着吃住,吃的喝的都是凉的。前两天还下了场大雨,把大家的衣服都弄潮了,有的都发霉了。

现在总算能歇一宿了,大伙赶忙在树林里拾了几捆柴,又从河里逮了些鱼,打算点个篝火炖鱼汤来暖和暖和,顺便把衣服也烤烤干。

谁都没想到,当大家围在篝火边取暖时,他们的所有举动都被藏在暗处的一个汉奸给看得明明白白。

这人叫葛海禄,原先也是抗联的人,可他受不了那份苦,又经不住高官厚禄的引诱,就投奔日本人去了。

他远远瞅见河岸边有一百来个穿着熟悉的抗联军装的人在那扎营,当下就反应过来,这可是个大功劳。

为了避免惊动对方,他轻手轻脚地移动脚步,连夜去到离乌斯浑河渡口大概20里的祥子沟村,给驻扎在那儿的日军小队通风报信。

听说有一百多名抗联战士,这支小队的队长乔木不敢随便行动,马上让人拿来电台,给上司熊木大佐报告,还求他派人来帮忙。

第二天大清早,天还黑着,熊木大佐就亲自领着差不多一千人到了祥子沟村,跟乔木队长碰头,接着在葛海禄的带路下,抵达了乌斯浑河渡口。

不到一个小时,日伪军就把抗联第一师给包围了。

就在这当口,机警的冷云察觉到不远处有点动静,就借着夜色的遮掩,钻进了一处灌木丛,冷不丁发现了早就埋伏好的日军。

瞅见这情况,冷云急忙往回跑,把另外7个女同志喊醒,小声讲:“咱的地方让人发现了,这会儿周围全是敌人。”

一听这话,7个人一下子没了困意,立马查看起周围的情况,还真就发现了敌人设的埋伏。

实际上,这时候她们完全有机会溜掉。

毕竟男和女不一样,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抗联一师的战士们都在河岸边的沙滩上睡下了,妇女团的8个女同志则在远处一个没水的水沟里歇着。

日伪军的点全在抗联一师大部队那儿呢,他们根本不晓得还有这8个女兵。

然而冷云没打算悄悄溜掉,她特别沉着、坚定地讲:“咱得搞出些动静,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好给一师的同志们争取时间。”

妇女团班长胡秀芝没说话,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以此表示对这一决定的支持。

她心里清楚吸引敌人注意力会有啥后果,可为了护住大部队,她甘愿把自己搭进去。另外那6个战士也赶忙点头表示同意。

差不多在同一时候,日伪军让这猛地一下响起的枪声给惊着了,回过神后就都朝着枪声的方向奔过去了。抗联一师的战士们也被这枪声弄醒了,师长关书范瞅见日伪军的人数比自己这边多好几倍,赶忙就下了撤退的指令,他并不知道那8名女同志正在跟近千名敌人进行着生死搏斗呢。

抗联一师暂且撤到了安全的地方,然而妇女团的8个人却落入了绝境,她们的三面全是快要扑过来的日伪军,后边是流淌很急的河水。

这会儿,天空开始有点蒙蒙亮了,熊木大佐拿望远镜一瞧,发现开枪的居然是8个女人,立马就下命令说要抓活的。

没过多会儿,敌人不再缩小包围圈了,汉奸葛海禄冒了出来,拿着个大喇叭冲着8人喊:“你们跑不掉啦,识趣的就把武器放下投降,我们熊木大佐说了,不杀你们。”

话一说完,喇叭里就传出一阵难听的坏笑声音。

结果明摆着的,她们8个女的,要是被日本人抓住了,那等着她们的就是没完没了的欺负和折磨。

接着,冷云紧咬牙关,向身后的几人发问:“你们……敢不敢死?”

话一说完,大家就搞懂啥意思了,都很坚决地把头摇了摇。

“要是怕丢了性命,一开始就不会参加抗联啦!”

这话对冷云那可是莫大的安慰,她大笑着说:“有你们这几个姐妹在身边陪着,就算死了我也没啥遗憾的”。

随后,8位女战士手挽着手,一步步朝身后那冰冷的河水里迈进,她们为了尊严,为了抗日的决心,决定赴死。

说来也讽刺,8位英勇的女战士,为救师长和一师的将士们,把自己的命给搭上了。

那一师师长关书范呢?这场战斗过后,他被吓破了胆,居然向日寇投降了,而且为了让熊木大佐高兴,还主动跑去劝自己的顶头上司、抗联第五军军长柴世荣跟着他一块儿投降。

柴世荣一看见关书范,那火就噌噌往上冒,真想立马掏枪崩了他。可一琢磨组织的纪律,就先把关书范给扣下了,然后去问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这事儿该咋办。

周保中的回应直截了当:在战场上临阵退缩的人,当场处决。

过了几天,柴世荣开了个公审大会,把关书范的罪行公布出来,然后就把他给枪毙了。

“那会天刚亮,我就去地里干活,猛地听到枪响,赶忙跑过去瞧,那8个女兵刚好跳进江里给淹死了”

王连财老人边说边连连叹气:“这里头有咱村的两个人,一个是王惠民,一个是郭桂琴,那王惠民年龄最小,才13岁哟!”

听了老人家的讲述,温野心里挺不好受,不过这起码说明,“八女投江”不是人瞎编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这又让他特别兴奋。

后来,曾是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的周保中老将军写了一篇《东北抗日游击队战争中的英雄妇女》的文章,清楚地讲了妇女团8名战士壮烈牺牲的事。

除了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还有战士王惠民、郭桂琴,剩下的四个人是杨贵珍、黄桂清、李凤善、安顺福。

她们牺牲的时候,都才十几二十岁,这既让人打心眼里敬佩,又让人觉得特别可惜。

英雄事迹得到证实后,当地于乌斯浑河岸边立了一座“八女投江纪念碑”,用来纪念先烈,让后人缅怀。

纪念碑建成后,朱德元帅的妻子、当时的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亲自写下:“八女英灵,永垂不朽!”

1
查看完整版本: 50年中华女儿上映,八女投江惹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