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弘扬时代风尚,凝聚力量,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为推动哈尔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新贡献,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中共哈尔滨市委组织部组织开展了推动高质量发展“最美人民公仆”评选表彰活动。
现将各地、各系统推荐并经主办单位联合考核、审定的年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最美人民公仆”候选名单及简要事迹向社会公示,请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踊跃投票,从中评选出10名您心目中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最美人民公仆”、10名推动高质量发展“优秀人民公仆”。
把心真正“驻”在村上
黑龙宫镇永久村驻村第一书记兼永久村党支部书记汪国杰
年6月汪国杰由组织选派担任驻黑龙宫镇永久村、建国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永久村驻村第一书记,年3月兼任永久村党支部书记。
用真心,去触摸贫困群众心中的渴望
年6月,当时还是市社会医疗保险局基金股股长的她,被组织上选派到黑龙宫镇永久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兼永久村、建国村工作队队长。扶贫伊始她也很迷茫,历经了“走近”和“走进”两个心路历程。
当第一次“走近”永久村,看见绿油油的稻田,一排排砖瓦房,老人们在文化广场上聊天,孩子们在嬉笑玩耍。再看看贫困户破旧的泥草房......心灵真的被一次次灼伤。怎么会这样?面对着贫困群众那一双双无助的目光还有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自己究竟能为他们做什么?一遍遍的自问老在耳边回响。
带着这些疑问,她把“走近”变成了“走进”去触摸贫困户被生活压弯的脊梁。从那时起,她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地走屯入户,踏遍田间地头,与群众交谈,搞调研,心里就一个念头,既然来了,就刹下心来,决不能把扶贫工作当成走过场。一开始,村民都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她,可当看到她顶风冒雨入户走访,烈日炎炎走在田间地头,就有上岁数的村民说:“你到村里遭这罪图啥呀”,她就笑笑说:“不为啥,就为干点事”。驻村以来,啃块面包、吃方便面当午饭成了常事。白天入户填调查表,晚上整理材料,归档分类一干就是半夜。就这样通过两个月的时间,把村里经济情况,低保户、五保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都掌握的一清二楚。
她首先从困难最大的陈国富一家开始,他家看到希望了,其他7户贫困户都会燃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去年八月,她带着医院做残疾鉴定,到残联办理了残疾证,为有一级和二级智力残疾的儿媳侯金萍和孙子陈大鹏争取到每年元的残疾补助。当天,有一个场景让人终生难忘。做完鉴定,办完残疾证后,汪国杰带着他们一家在水饺店吃水饺,从没进过饭店、有智力障碍的陈大鹏,很懂事地往同样有智力障碍的妈妈的盘子里夹了一个水饺,那温馨的画面消融了她一身的疲惫,给予了她深深地慰藉。后来,她又送陈大鹏到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陈国富老人握着汪国杰的手说:“谢谢,太谢谢你了!”陈国富家是这样,在局领导的支持协调下获得余元药品救助的高君家是这样,帮助危房改造、联系外出务工的常万库家是这样,帮助办理低保的陈剑民家也是这样……
从“走近”到“走进”的改变,使村民对汪国杰的称呼也变了,由原来的汪队长、汪书记改变为现在的“闺女”、“汪姐”、“汪姨”、“小黑豆阿姨”。汪国杰用真心实意做出的每一件事,渐渐地叩开了永久村、建国村村民的心扉,“驻”进了村民的心窝。
用真情,去抚平群众贫困的痛伤
汪国杰始终认为,既然驻村了,就是村里的人,村里的事就是她自己的事。两年多来,她对有需要的村民尽可能的伸出援手。借助自身医保业务优势,按照政策,帮助一些不熟悉医保业务的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办理了医疗保险。帮助五保户王永财、王永库和低保户马玉良的儿子办理了残疾证,为马玉良摔坏腿的妻子申请了临时救助......村民常常送给我的一句话就是:“谢谢闺女,你可帮了我们大忙了”。她的付出得到善良的乡亲们爱的回馈和认可。
陈国富家有一级智力残疾的儿媳侯金萍,是从延寿嫁过来的,今年29岁了,可每天的生活就像一个尚未懂事的小姑娘一样。她的丈夫陈忠祥经常酗酒后打她,为这事汪国杰多次去她家劝说,就这样一次次走进他的家,一次次劝说,现在的陈忠祥变了很多,不再那么酗酒打媳妇了,汪国杰忙于工作回家晚的时候,陈忠祥经常打个电话告诉她开车回去注意安全。村里现在给他安排保洁员、护林员的工作,前一段村里搞环境整治种树,他都积极参与,就连村民都觉得他变样了。
由于经常下乡,汪国杰的车里就常备一些面包、方便面吃的食物,看见侯金萍就会给她一些吃的,在一次下乡,汪国杰看见智力残疾的侯金萍就给了她一根,她接过麻花突然叫了句妈妈,当时汪国杰的心被深深的触动了,一瞬间泪水流了出来。
多年来汪国杰一直热心公益事业,也常常把扶贫工作的喜怒哀乐分享给尚志市的爱心人士。在她的努力下,从去年到今年,尚志同心车友会爱心人士多次来到了黑龙宫镇,对贫困家庭进行慰问,送去慰问金及猪肉、大米、白面等物资,让贫困家庭过了一个开心快乐的新年。部分车友会成员来到陈国富家,送去了洗衣机,给孩子买了玩具。他们还无偿资助了建国村、永久村、金辉村、龙宫村四名成绩优异的小学生。同心车友会的爱心人士共捐款、捐物近1万元。
用真力,把贫困群众的致富星火点亮
一是变“输血”为“造血”,从产业上帮。在镇党委、政府和医疗保险局的支持下,经过工作队和村党支部两年多的努力,8户贫困户中有7户实现脱贫。贫困户靳凤军关节炎十分严重,妻子有严重心脏病,家里缺少劳动力。但靳凤军有做豆腐的手艺,因燃料问题没有继续。于是汪国杰和村里协调帮他解决了燃料问题,干起了豆腐坊和做麻花,指导他更新经营理念,送货上门。同时,靳凤军还养起了鸡、鹅、猪等,使他重新燃起了勤劳致富的信念,点燃了生活的希望。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和调研项目,以及邀请专家实地指导,她还帮助村里组建了药材种植合作社,发展平贝种植15亩、大球盖菇2亩。现在村里有了平贝、大球盖菇、羊肚蘑、榛子等致富产业。她还和单位医保局领导沟通,得到局里领导的支持,为永久村村部的扩建资助元物资。二是给贫困户的产品找市场,从销售上帮。为了更好的推广和宣传农副产品,汪国杰组建了黑龙宫镇农副土特产品销售群,建群最初只为帮助销售黑龙宫镇永久村运财合作社王治家种植的大球盖菇。仅一个月,就帮助运财和顺成食用菌合作社销售大球盖菇余斤,销售额达2万余元。在镇党委郭书记、董镇长的支持和帮助下,短短的3个多月,销售群已从最初的10几个人现发展到二个群近多人。有麻花、煎饼、豆油、木耳等10多种产品。销售群做的越来越好,最初她一人义务送货到后期镇里包扶干部、市直包扶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也都参与进来,义务为群里的消费者免费送货上门服务。通过在销售群里宣传和推广,贫困户靳凤君的大麻花已销售多根,收入余元。截止现在,销售群销售黑龙宫的农副产品,销售额近16余万元,有效地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汪国杰还与各位商家共同商议,在商家产品销售额中提取百分之十的一部分作为送货的费用,余出部分用于《黑龙宫镇扶贫爱心公益基金》。已提取爱心公益基金1.4万余元,直接用于对黑龙宫镇贫困户和贫困学生的帮扶。
村里环境整治,绿化栽树多棵,当时村民都不相信一个弱女子能坚持下来。汪国杰一干就是一个星期,手磨出了血泡,回家身子象散了架子似的。村里开展小块地收费工作。因为这个工作涉及百姓的切身利益,不光是村民不理解,就连村干部也觉得阻力大,工作不好开展。但这项工作这村集体来说是挖掘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村里干大事、扶贫攻坚,而对于村民来说是使其土地真正得到了确权。由于收费时候正赶上农民白天种地的忙季,汪国杰就带领工作队和村干部晚上去做工作。经常顾不上吃饭,常常是半夜回家,最晚的一次到家已是晚上12点。有时累的在车里就睡着了。经过努力,村里的收费完成了百分九十以上,并得到镇里的表扬和肯定。
汪国杰说:“两年来的扶贫之路,五味杂陈。最愧疚地是因为工作,没有经常去给年近80的父母尽孝。最委屈的是真心的付出,有时被不理解的人嘲讽和讥笑”。但让汪国杰欣慰的是:现在的永久村绿了,昔日的脏乱差,如今变了样;现在的永久村人有精气神了,在镇里举办的红歌大赛上拿了奖,人心齐了,支部的凝聚力有了。更让她欣慰的是:永久村人听说,她由市社会医疗保险局基金股股长调任市供销联社副主任职务,可能撤出扶贫工作时,竟然是经常和村里“找茬怼仗”的村民马宝贵联合多人上书镇党委郭书记,要求组织坚决把她留下。面对着这些朝夕相处质朴的村民,面对着两年多来几百个日夜奋斗过的这片土地,汪国杰也是百感交集,什么委屈、疲惫全都一扫而光。她说:“只要是组织需要,村民们需要,我愿意继续走在扶贫攻坚的大路上,把心真正“驻”在村上!让党的光辉永远普照在美丽的田野,美丽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