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4/19 9:05:00
中华民族悠久历史蕴育了灿烂文明,医药科学长足发展,产生了远古神农、战国扁鹊、东汉末年华佗、唐朝孙思邈等杰出人物,其中不少属药物学家、矿物学家,为后世留下极为丰厚的文化遗产。盛唐时期的陈藏器(公元—年,四明即今浙江宁波人)也是其中杰出人物。史料记载,陈藏器知识渊博,唐玄宗开元年间(-年)任京兆府三原(今陕西)县尉,官宦生涯中深入钻研中医理论,尤其极其重视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及民间经验,荟萃南北方、国内外的医药资料。在年成书《本草拾遗》,撰成《序例》一卷、《拾遗》六卷,《解纷》三卷,共十卷。名《本草拾遗》巨著,新增收载洋洋大观药物种。其中,首次著述石髓(钟乳石)、石黄(雄黄)、磁石毛(磁铁矿)、马脑(玛瑙)等矿物类药物。其中在《本草拾遗》玉石部卷第二中描述:“霹雳针:无毒。主大惊失心,恍惚不识人,并下淋,磨服,亦煮服。此物伺候震处,掘地三尺得之。其形非一,或言是人所造,纳与天曹,不知事实。今得之,亦有似斧刃者,亦有如锉刃者,亦有安二孔者。一用人间石作也。注:出雷州,并河东山泽间。因雷震后时,多似斧,色青黑,斑文,至硬如玉。作枕,除魔梦,辟不祥。名霹雳屑也”(见尚志钧,安徽科技出版社年出版《本草拾遗》辑释P16)。对照在唐高宗显庆四年(年)朝廷颁布的第一部官方药典《新修本草》及其80年后(年)成书的《本草拾遗》,赫然可见后者新增记载“霹雳针”,陈藏器因此无可争辩地成为了纪录、研究雷公墨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