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米、籼米和糯米的主要区别
我们常吃的米,用最简单的分法,可分为粳米、籼米和糯米。就黏性来说,糯米的黏性最强、籼米最弱,粳米居中。如果是做米饭的话,喜欢吃粳米饭的人会最多,因为它的口感适中,弹性适度,相对来讲,做米饭味道也最好。从产地上来分的话,北方的米多为粳米(又称大米,硬米,稻米),而南方的大米则多为籼米(又称南米,机米)。北方粳米做出的饭口感油润、弹性好;而南方籼米弹性稍差。
东北大米油性大、韧性强、有嚼劲,质地柔韧、香润弹牙,多年来享誉全国!东北大米属于粳米,粳米的特点,就是直链淀粉低,支链淀粉高。直链淀粉高,口感偏硬,支链淀粉高,口感偏粘。直链淀粉易老化,支链淀粉则不易老化,所以东北大米又具有“剩饭不回生”的特点。所以东北大米,凉吃口感更好。
黑龙江三江平原稻浪滚滚蒋国红摄一、为什么在中国最北边的寒风冰雪下,却能培育出了全中国最好吃的大米?
1东北独有的黑土孕育
黑土,性状好、肥力高,是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世界上仅有三块黑土平原:美洲的密西西比平原、欧洲的乌克兰平原、亚洲的东北平原。东北土地深达40厘米至80厘米的黑土层,富含氮、磷、钾和各种有机物,土壤肥力非常高,因此氮肥使用量相对偏低。
2、冬季严寒病虫害较少
东北冬季的严寒,让大部分害虫和病菌都难以越冬,病虫害相对较少,农药使用量更低,产出大米营养品质自然更佳。各种有害物质和农药残留远低于国家标准,安全度高。
3、夏季气温适宜,水稻灌浆时间长而充分
水稻灌浆期间最适合的温度是21-25摄氏度,而我国东北地区早晚温差大,较大的温差可以使平均气温控制在21摄氏度到22摄氏度,让籽粒灌浆时间长而充分,五个月的夏天日照量长,有助于稻子的生长与自然成熟,促进优质水稻的更好形成。
4、一年一季稻,生长周期长
大米的生长周期,生长天数越长就会更好吃一些,由于南方气候湿热,水稻多事一年两熟也是就是常说的两季稻或三季稻。而在东北一年只产一季,相对生长没有南方快,生长的更扎实,也就形成了东北米的特有的口感;
5、环境水质相对更好
东北种植大米的地区都是以农业为当地主要的经济支柱,没有工业和轻工业,所以对水的污染相对来说很少,虽然比不上当年北大荒时代的“朴舀鱼”,水质也还是很好,个别的地区可以达到饮用级别;
二、全国大米看东北,东北大米看龙江!
史料记载,水稻是亚热带作物,在我国的栽培史可以追溯到多年前;而在黑龙江省,最早的记载大约出现在多年前的唐朝渤海国。穿越时光隧道,黑龙江省水稻栽培史虽然晚于长江、黄河流域,但却后发至上。
黑龙江一省有两块大平原在中国,一个省有两块大平原的,只有黑龙江。东部三江平原,中西部松嫩平原,两大平原在黑龙江省境内的面积达17.5万平方公里,为全省总面积的37%。两大平原特有的黝黝黑土,微量元素和有机质含量高,人们总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它的肥沃与珍贵。在这里,每一厘米厚的黑土层都至少要经过~年的积累才能形成。良好自然资源禀赋是是黑龙江成为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重要因素,如今黑龙江也是全国最大优质粳稻主产区。
黑龙江省水稻栽培面积较大的地区为哈尔滨、佳木斯、绥化、齐齐哈尔地区,面积均在万亩以上,这四个地区产量占全省总产的45%左右。如果以县为单位面积较大的是:五常市、富锦市、庆安县、北林区、桦川县、虎林市、密山市、方正、尚志市是我省著名水稻产区,年产量都在20万吨以上。其中五常、庆安、桦川、富锦等9个县整县制开展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发展绿色有机种植。
小知识:如何鉴别优质大米
优质大米一般为米粒饱满,洁净,有光泽,纵沟较浅,掰开米粒其断面呈半透明白色。闻之有清新气味,蒸熟后米粒油亮,有嚼劲,气味喷香。
劣质大米主要是米粒不充实、瘦小,纵沟较深,无光泽,掰开米粒断面残留褐色或灰白色。发霉的米粒多呈绿色、黄色、灰褐色、赤褐色,且光泽差、组织疏松,有霉味或其它异味。吃起来口味淡,粗糙,黏度也小,这也是陈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