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的好天气,林场为我们抢修好了道路桥涵,我们得抓紧收割加工,保证水稻颗粒归仓”。
一大早,森工下属尚志青山林场职工刘延庆夫妇将农用车停在地头,招呼着10余位乡邻开始收割田里的水稻。苇河林业局有限公司青山林场、东风林场迎来最忙碌的时节,职工们每天开着农机车辆早早来到稻田地,趁着连续晴好的天气,抢收着颗粒成熟的水稻。
苇河局青山林场、东风林场与五常市毗邻,距五常市“稻花香”水稻主产区不到50公里,相同的气候、土壤以及水源使两个林场产出的大米色泽、口味十分接近享誉全国的五常“稻花香”。近年来,这两个林场职工群众每年种植的近2.6万亩水稻一直是市场“紧俏货”,每年无论是内需还是外销都供不应求。东风林场场长关发翔说,由于当地土质肥沃、水质清纯、气候适宜,加上周围优良的生态环境,当地产出的大米绝对是天然灌溉、营养富集的绿色、有机米。这里的大米不愁卖,基本上当年种植加工当年就销售一空,因此,职工群众种植水稻积极性很高。
苇河局在推进产业转型发展的实践中,注重扬地域特色之长,避林区小气候之短,重点在毗邻五常区域气候的青山、东风两个农业种植大场发展特色种植,引进五常“稻花香”优良品种,成立农业种植协会、水稻销售协会,举办水稻育苗及种植管理培训班,积极推广农业种植科技知识,鼓励职工发展绿色有机稻米种植产业,推进了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
今年林区气候异常,特别是水稻成熟季的八九月雨水频繁,极不利于稻穗的日晒饱满。苇河局及时聘请农业专家进行专业“把脉”,指导种植户及时破埂放水,提前日晒成实,延后水稻收割期,确保了稳产高产。据专家预计,今年青山、东风两个林场的水稻产量将突破万斤。望着一片片稻浪翻滚的田野,青山林场场长李宝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说:“年夏秋时节雨水多,不利于作物生长成熟,但水稻还能获得丰收,这可真不容易。”
田野里,人机收割忙碌的画面构成了林区金秋最美的风景,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一年又一年,勤劳朴实的林区人在肥沃的黑土地上洒下了辛勤的汗水,迎来了一个个属于他们的“丰收季”。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王辛娜
编辑:刘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