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又名庄周,战国时期思想家,一生崇尚自由,其名篇《逍遥游》被收录在高中语文课本中。
庄子的哲学思想是在老子的“道法自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文章恬淡闲适,且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很适合我们闲暇之余阅读。
下面摘抄庄子经典名句,配上译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庄子·内篇?大宗师》
知道天道运行的法则和规律,通晓人的处世哲学,这已经达到认识的极限了。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内篇?逍遥游》
修养最高的人,内心中往往忘记自我,跟随命运顺其自然的发展;
修养达到神化境界的人,即便做了好事,心中也不会在意自己的功劳;
而达到圣人境界的人,不会有求取好名声的心思。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杂篇?渔父》
自我本真就是精诚的极致了啊,一个人,不真诚就不能够打动别人。
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庄子·内篇·人间世》
优秀品质的养成,在于长时间的保持和改善;
恶劣品性的养成,在于有了错误任其发展,不及时改正。
无迁令,无劝成,过度益也。——《庄子?内篇?人间世》
不要朝令夕改,也不要劝别人去做他力不从心的事情,说话过头对自己和他人都是没有好处的。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杂篇·徐无鬼》
不能因为一只狗善于吼叫,我们就将它认为是好狗;
不能因为一个人能说会道,我们就将他认为是贤良的人。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庄子·外篇·刻意》
尘世中的普通人,往往重视利益;廉洁的人,往往重视名声;
贤明的人,往往重视自己的志向;圣明的人,往往重视自己的思维境界是否精深。
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征征,其征也不征。——《庄子?杂篇?列御寇》
用偏私的心去追求公平,这样的公平本身就不是真正的公平;
用人的感觉去验证外在的事物,这样验证的结果本身也不是真正合理的验证。
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庄子?外篇?秋水》
从细节的角度去看庞大的东西,怎么样都不可能全面;
从宏大的角度去看细节,也不可能将细节看得清楚。
因此,观察一样东西,以合适的角度切入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庄子的作品,通常是以故事性的叙述呈现,现实中很多俗语都来自他的作品,比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君子之交淡如水”……,下方商品卡《庄子》,汇集了庄子的所有名篇,有原文、注释、译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购买。
庄子老庄哲学老子逍遥游道家经典正版包邮小店¥58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传承经典,就在“每日学文化”,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