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混得风生水起的刘翔宇突然离开,只身一人奔赴寒冷的东北地区,很多人说他“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但他自己却认为这里将会是他的“发迹之地”。那么,刘翔宇为什么甘愿前往东北创业呢?此举究竟是愚蠢还是明智呢?
偶然机会,发现商机。
伊春,位于我国黑龙江省内,因地处中高纬度,冬天极其严寒且漫长,昼夜温差极大(这里所说的温差极大,是最高温度不过0℃,最低温度将近-50℃)
甚至有长达半年的时间天寒地冻,所以又被当地人民冠上了,之称。
年,刘翔宇,在一次外出陪着自己朋友去皮毛交易市场闲逛时,偶然发现貂皮大衣的价格昂贵,通常一件貂皮大衣就能够卖出几万块钱的价格,而一张貂皮大衣需要20多张貂皮制作而成。
刘翔宇心里不禁暗想:“这衣服拿金子做的吧!一件快抵得上我一个月的工资了。”刘翔宇心动了。
他上网上查到这种大衣的制作材料,是从水貂这种动物身上剥离下来的。刘翔宇找了水貂的基本信息,水貂体细长,经常出没在冰天雪地之中。
全身呈现色黄或紫黑,质地柔软、顺滑,一年换两次毛,是一种珍贵的皮毛兽,并且种类很多,如:丹麦咖啡貂、丹麦红眼白貂。
于是,他在工作之余,经常会找到做皮毛生意的朋友,跟着他前去买卖皮毛,趁机多了解一下貂皮的相关信息。
在一番打听下,他发现,虽然一张貂皮价格不菲(在当时市场价元一张)但是价格不可控、不稳定。往往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
比如:水貂喜欢在极其严寒的地方成长,一旦碰到“暖冬”,气温回升,许多一时间不能够适应的水貂就可能会死亡。随之而来的就是产量下降。市场价也会随之变化。
因此,刘翔宇在心里想:“既然收购皮毛,价格不稳,那么我直接养殖,将皮毛直接投向服装厂,就可以减少成本了呀。”就这样,一个养殖场—服装厂—市场的全产业链基本蓝图在他的脑子里想象出来。
于是,他心里暗想:“与其一辈子在别人手下打工,还不如自己创业、自己当老板,他决定拼一把。”他回到家,和家人、朋友们商量要去伊春养殖水貂。
但是,家人和朋友们却并不是很赞成,对他说:“隔行如隔山,你对这个行业根本就不是很熟悉,没必要冒风险去创业,还不如安安稳稳工作。”
但性格犟的刘翔宇怎么可能改变自己的想法,最后还是选择辞职,毅然决然地跑去伊春养殖水貂了。
蓝图初现,浅尝小利。
年初,刘翔宇和几个对皮草生意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到了“雪乡”伊春,在北京待惯了的几人,刚下车就被这反常天气冻得瑟瑟发抖。
想必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不理解刘翔宇的这波不远万里去东北创业的操作。但谁又能想到,别人看似寒风凛冽的伊春,在刘翔宇五年的眼里就是一处宝藏,他就是看准了这里的冰天雪地。
他在之后的几天里,考察了当地的水貂养殖产业的规模。他发现,伊春这个地方几乎没有养殖水貂的农户,水貂也都是野生的。
于是他和朋友们商量,打算先建一个服装厂,再建造一个水貂养殖场,在基础设施都全部建成运行之后,将产出的貂皮和制作完成的貂皮大衣一起投放到相应的市场,最后就能获得收益。他把自己心里想的基本创业蓝图分享给了他的合作伙伴。
年7月,刘翔宇和朋友在伊春的美溪区成立了专门负责制作貂皮大衣的服装厂,在之后的几个月里,又雇人建造了水貂养殖场。
在刘翔宇看来,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意外出现了,在第一批貂皮将要产出时,市场行情却出现了大变化,俄罗斯市场的貂皮价格由一开始的元一张,变成了如今的元一张。如果还是向俄罗斯市场投放的话,那将赔很多。
于是,刘翔宇决定了解一下当地市场的行情,他开始调查当地市场,他发现,虽然卖貂皮大衣的商家数不胜数,但是他们的款式千篇一律,没有任何的特点。
所以,他想到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来增加经济收益。那么,刘翔宇是有了什么“鬼点子”,能提高销售额的呢?
他决定在自己的服装厂推出“私人订制”模式,让商户自己选择款式、材料等,这样,不仅每个人都能够订制意见能够展现自己风格的貂皮大衣,而且在那个貂皮人手一件的伊春,也能防止“撞衫”现象的出现。
一时间,吸引了大量民众的兴趣,都到刘翔宇的服装厂订制,仅仅一个冬天的时间,刘翔宇的服装厂获得了万的销售额。一下子赚了这么多钱,刘翔宇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伙伴撤资,筚路蓝缕。
没过多长时间,刚尝到甜头的刘翔宇就遇到了大麻烦。皮毛市场的行情低迷,皮毛价格极低,当时很多从事养殖水貂的人,都赔了好多钱,纷纷都退出皮草生意。
甚至就连当时和刘翔宇一起创业的合作伙伴,面对市场低迷,也都宁愿亏本撤资也不愿再呆在这个寒风凛冽的鬼地方。但刘翔宇却认为,行业人少,赚钱的空间就变大了。
原本三个人投的钱,现在只能刘翔宇一个人投,刘翔宇心里苦,但他不说,他就是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年,刘翔宇到黑龙江省尚志市的一处卖种貂的市场,双方商议后,最终刘翔宇决定以元一只的价格,分别引进0只进口丹麦咖啡貂和红眼白貂。
另外,为了更好的养殖水貂,他在伊春当地,找了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聘请他到养殖场当厂长,另外,雇佣了一些对养殖有经验的农民和经常上山捕捉水貂的猎人,开展精心饲养水貂的工作。
他自己在安排好一切后,为了提高自己对于养殖水貂的经验和技术,他更是不惜花重金前去丹麦等国家,听养貂专家的讲座等。
正当水貂养殖稳步发展的同时,水貂这些“小家伙”内部又发生了问题。也正是这一问题,最终导致刘翔宇在短短两个月内亏损了多万元。
刘翔宇在外出差之际,突然养殖场厂长的一个电话打来了,刘翔宇接通之后,听到的就是厂长在电话那头着急的说:“不好了,领导,你快回来看看吧,有几只小水貂在那杵着不动弹了”。
听到这话的刘翔宇,在第二天立马就回到了水貂养殖场,等他回来了,成百只水貂都已经一动不动了,这可把刘翔宇急坏了。
于是立马抓了几只水貂,坐车去外地找专门的机构对水貂进行解剖、化验。但虽然找到了原因,也不能改变水貂患病的情况发生。短短三四天的时间,全部的水貂都患上了这种病。
化验结果出来之后,才从兽医口中得知,这些水貂感染的是一种名为绿球杆菌的病毒,这种绿球杆菌一般是通过水貂内部撕咬、打架产生的。
因为一开始,水貂数量少,养殖场规模暂且能够容纳得下,就采用一貂一窝的养殖模式。
但因为刘翔宇花了大价钱又引进了只丹麦咖啡貂和红眼白貂,这就导致不能接着采用一貂一窝的养殖模式,于是就换成了两貂一窝的养殖模式。
让刘翔宇没想到的是,这么一换,竟然换出毛病来了,因为养殖的水貂种类太多,导致貂的内部不和谐,不同品种的貂动不动就咬了起来。
绿球杆菌病毒就伴随着水貂打架传染开了,后来就演变成了水貂在三四天内全部患病死亡的情况。因为水貂的全部死亡,刘翔宇尚未获利就已经亏损了万元。
在遭受了“迎头一棒”后,刘翔宇会一蹶不振还是迎难而上呢?
既然找到了引起水貂感染的病毒,刘翔宇并没有一直郁郁寡欢,在赔本的阴影里走不出来。反倒是重振旗鼓,他迅速制定措施,尽量的去弥补损失。
那么,刘翔宇做了什么措施,最终实现了“科学养殖”的呢?他针对病毒所存在的地区,找来了一些专门的防疫人员,进入养殖场,进行全方位消毒,并且更换了捕捉水貂的网子和喂养水貂的食物槽。
另外,刘翔宇扩建了水貂养殖场的规模,改回了之前的一貂一窝的养殖模式。
年,刘翔宇为了让水貂更好的生长,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