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推进改革开放中提升创新驱动力
坚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拿出更大勇气、更多举措、更实招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努力打造哈牡之间改革开放新高地。
一要深入推进改革攻坚。紧盯重点领域,积极承接、全面落实国家、省和哈尔滨市部署的改革任务,统筹推进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民主法治、社会治理、重大民生、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各领域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加快形成有利于高质量发展和次中心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突出关键环节,抓好“放管服”改革,完善“1+16”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推广“好差评”机制,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持续深化商事制度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专项领域改革,强化“一窗全办、一网通办”,深入实行承诺即开工,做强尚志“最多跑一次”“最短跑一次”服务品牌。大力实施暖企助企行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积极探索创新,围绕哈牡次中心城市建设,自主开展“微改革”,推出更多“尚志经验”,用改革破难点、通堵点、解痛点,让群众共享更多改革红利。
二要打造开放合作平台。抢抓“一带一路”、深哈合作、哈长城市群建设机遇,探索区域协作协同发展机制,强化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利用哈尔滨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和牡丹江对俄开放重要窗口功能,发挥节点城市优势,主动融入哈牡绥对俄贸易通道建设。完善区域分享机制,积极发展飞地、反飞地、楼宇经济,创造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水准承办哈洽会和中俄博览会分会场活动,围绕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不断丰富发展旅游度假、会议赛事、文化创意、研学培训、森林康养等产业业态,办好亚布力夏冬季论坛、商会年会、黑木耳节、树莓节等各类活动,积极承办国内外冰雪运动、户外运动、全民健身等各类赛事,打造全省、全国赛会经济品牌。
三要深化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全力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快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发挥政府资金引领作用,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推进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交易平台,加强区域协同保护。深入实施“聚英留才”工程,吸纳更多人才到尚志创业就业。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推进技师学院建设,形成技能教育与产业紧密衔接的发展格局。
改革开放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我们一定要敢闯敢试、守正创新,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开阔的思维、更加昂扬的状态,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更大突破,以改革打开新局面、用创新支持快发展!
四、在推进绿色发展中提升城市生命力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发展高质量和生态高颜值有机统一,为建设哈牡次中心城市提供生态屏障。
一要持续深化生态环境治理。推进哈牡之间区域环境监测网络一体化,建立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全面提升监管水平。持续整治大气污染,推进秸秆禁烧,管控工业和扬尘污染,力争到年,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2%以上。持续整治水体污染,联动周边县区,共同抓好蚂蚁河、阿什河等跨区域河流监测治理,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持续整治土壤污染,推进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严格控制农药化肥、养殖粪污、废弃农膜等农业面源污染,切实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
二要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探索实施库长制,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持续推进矿山修复,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力度,确保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3.7%。严厉打击盗采泥炭黑土行为,实施黑土地轮耕休耕,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建立政府有力主导、社会有序参与、市场有效调节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公益诉讼制度,强化行政执法、刑事司法联动,坚决对破坏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
三要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用地结构调整优化,统筹治污减排降碳协同增效。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推行清洁生产,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发展静脉经济,建设垃圾焚烧发电、污泥处置、建筑垃圾处理等项目,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坚持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加快推进尚志抽水蓄能电站、亚布力抽水蓄能电站和牧光互补、农光互补、风力及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打造综合能源示范基地,建设哈牡清洁能源供给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创建更多的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一定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生态建设,让尚志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五、在推进民生改善中提升发展凝聚力
坚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正确政绩观,把群众“表情包”作为工作“风向标”,凝聚起共建哈牡次中心城市的强大力量。
一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提质创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步伐。打造“健康尚志”,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提升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和保障体系,扎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鼓励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二要织密社会保障网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开展家庭增收巩固提升行动,加强防贫监测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群众生活水平,力争到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万元。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多措并举,积极吸附周边区域劳动人口,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力争到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万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推进医疗保险、社会救助、残疾人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切实维护好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合法权益,用一张密实的保障网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三要纵深推进社会治理。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不断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持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统筹做好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生物安全等领域国家安全工作,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有效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升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应急处置能力。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大力实施“八五”普法。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尚志,全力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我们一定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解民生之忧、多谋民生之利、多造民生之福,让发展更有“温度”,让民生更有“质感”,让尚志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美好、越来越红火!图文编辑
尚志市融媒体中心
图文来源
尚志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