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读庄子语录,欣赏庄子多彩的思想世界和
TUhjnbcbe - 2024/9/16 22:15:00

大家好,我是一呦!

今天,咱们继续来欣赏《庄子》语录。

《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

更是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

庄子寓言的出版和研究使得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得以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得以发扬。

1、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

译文:众人看重利益,廉洁正直的人看重名声,贤达的人崇尚志向,圣人推崇精神。

赏析:此句反映出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高低,对名与利,志与精的态度就不同,修养高的廉洁之士,看重的是气节和名誉,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廉洁修身、重视气节和名誉的价值观念。

2、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

译文:没有钱财叫作贫穷,学习了却不能付诸行动叫作弊病。

赏析:此句展现了贫和穷的区别,物质生活的不富裕叫“贫”,而只有理论而无实践的人,即那些不悟道、精神贫乏的人叫“穷”。

3、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译文:在这里是对的,在那里就是错的了。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庄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表明事物具有两面性,是非观念因人而异,启示我们应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看待世界。

4、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译文:形体诚然可以使它像干枯的树木,精神和思想难道也可以使它像死灰一般吗?

赏析:此句以槁木死灰为喻,强调外形虽可变,但心灵不可如死灰般冷漠。意在呼唤人们保持内心的热情与活力。

5、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

译文:不能容人的人没有亲近,没有亲近的人也就为人们所弃绝。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宽容和包容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心胸狭窄,不能容纳他人,那么他最终会被孤立,失去亲近的人,甚至被众人所疏远。

6、不以物挫志。

译文: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说明莫要玩物丧志。

赏析:此句告诫我们不为外物所扰,保持内心的坚定与清明。它是对物质追求的超越,对精神世界的坚守,体现了人生的真谛与智慧。

7、忘足,履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

译文:忘掉了脚,便是鞋子的舒适;忘掉了腰,便是带子的舒适;知道忘掉是非,便是内心的安适。

赏析:庄子以鞋子和腰带为例,说明忘掉是非之争,心灵才会安适,善忘也是人生的一种智慧。

8、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译文:安于天理,并且顺从自然变化,哀伤欢乐都无法进入心中,古时候的人把这称作是自然解脱,就好比解除了倒悬之苦。

赏析:此句阐明了养生之道的方法,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循乎天理,不为外物所滞。

9、荃(quán)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译文:竹笱(gǒu)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后就忘掉了鱼笱。

赏析:庄子借助得鱼忘筌的比喻,阐述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必须先“忘言”,才能真正“得意”,此句得鱼忘筌常用来讽刺那些达到目的就忘记了曾给予帮助的人。

10、阴阳相照相盖相治,四时相代相生相杀。

译文:阴阳相互照应,相互侵害,相生相克,四时相互替代,相互产生,相互消灭。

赏析:此句说明矛盾的双方相生相克,相互转化,万物才会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社会才会不断革新、不断进步,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形式,也是推动事物发展和变化的一个基础条件。

11、小人殉财,君子殉名。

译文:小人为财而死,君子为名献身。

12、生而美者,人与之鉴,不告则不知其美于人也。

译文:生来就漂亮的人,是因为别人给他做了评价,如果别人不告诉他,就不会知道自己比别人漂亮。

13、夫鹄(hú)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qián)而黑。

译文:天鹅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暴晒,而羽毛却是乌黑的。说明天性的东西没法改变。

14、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

译文:真正通达生命真相的人,不去追求生命中不必要的东西;通达命运真相的人,不去追求命运中无可奈何的东西。

15、以目视目,以耳听耳,以心复心。

译文:用眼睛看眼睛能看见的,用耳朵听耳朵能听到的,用心灵领悟心灵能领悟的。

16、孝子不谀(yú)其亲,忠臣不谄其君。

译文:孝子不奉承他的父母,忠臣不谄媚他的国君。

17、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

译文:用自然的常理来看,万物本没有贵贱的区别。从万物自身来看,各自为贵而又以他物为贱。拿世俗的观点来看,贵贱不在于事物自身。

赏析:庄子认为,所谓贵贱,其实只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是浅薄的世俗看法,所以贵贱是相对的,不确定的,它随着人们的观察立场的不同而不同,随着观察角度的改变而改变。

18、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zuò)。

译文: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因为利禄而使自己受到拘累;真正安闲自得的人,明知失去了什么也不会畏缩焦虑;注意内心修养的人,没有什么地位也不会因此惭愧。

19、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译文:真诚的人,能做到十分的诚心;能打动别人,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20、孰恶孰美,成者为首,不成者为尾。

译文:谁坏谁好?成功的居于尊上之位,失败的沦为卑下之人。

21、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译文:你不了解那螳螂吗?奋力举起它的臂膀去阻挡车轮前进,不知道自己不能做到,太高估自己的实力。

赏析:此句演化为成语“螳臂当车”,庄子认为,正确的处世之法应该“虚己”和“顺物”,人做事要有自知之明,凡事都要量力而行。

22、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

译文:白色的玉石不毁坏,用什么造出珪璋?人的本性道德不废弃,哪里用得着仁义?

赏析:庄子认为一切人为的东西,包括仁义、道德、艺术都是对自然天性的一种破坏,他倡导人们追求天性,追求人性的解放,返璞归真,达到与大道的统一。

23、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

译文:鸟兽不会因为山高而满足,鱼鳖不会因为水深而满足。

2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译文:真正认识到事物精髓的人,不夸夸其谈,那些夸夸其谈的人,没有真正了解到事物的真理。

赏析:庄子认为,知识和事物的精妙之处,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清楚的,若想真正理解其宗旨,必须用心去领会。

25、简发而栉(zhì),数米而炊,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

译文:一根根头发数着梳,一粒粒米数着下锅,过分计较琐细的事情又怎么能够有益于世啊!

26、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译文:如果有人用随侯之珠去弹射千仞高的飞鸟,世上的人肯定会嘲笑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使用的东西太贵重,而要得到的东西太轻微。

赏析:此句以随侯之珠比喻人的生命,用雀鸟比喻功名利禄,讽刺了那些舍弃生命追求名利的人。

27、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

译文:凡是国家之间的交往,与邻近国家一定要用诚信使相互之间和顺亲近,而与远方国家则必定要用语言来表示相互间的忠诚。

赏析: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关键之处在于一个“诚”字,如果双方能够以诚待人,就能够避免不必要的争端,维持和睦的外交关系。

28、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译文:有因而认为是的,就有因而认为非的,有因而认为非的,就有因而认为是的,是与非都因对方而产生存在。

29、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译文:追逐外物、患得患失而丧失自我,同于世俗、人云亦云而失去本性,这就是本末颠倒、头朝下生活的人。

30、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译文: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赏析:此则美学寓言恰切地表达了“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生动地描绘了“身与物化”的审美境界,我中有物,物中有我,呈现着“身与物化”的自由状态。

感谢大家的阅读!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庄子语录,欣赏庄子多彩的思想世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