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正史中的仙人记载多位帝王诏见,活了二百多
TUhjnbcbe - 2024/8/25 18:21:00
北京皮肤白癜风 https://m.39.net/pf/bdfyy/bdfal/

他是武侠小说中的常客,被誉为是中华武学的天花板,武功深不可测,他也是历史中的一位奇人,曾拒绝了多位帝王的诏见,一心遁世修仙,他拜了仙人为师,留下了数本典籍,开创了一个门派,最后销声匿迹,没人知道他活了多少岁,也没人知道他到底去了哪里,在古人的眼中,他就是一个传说,大家好,我是白同学,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武当张三丰。

武当张三丰

大家注意,我们的人物篇均为正史记载,所以尽管张三丰的经历有些魔幻,但确实是经过“官方认证”的,年四月初九,在辽东懿州这个地方,降生了一个小孩,这个小男孩叫做张通,子君宝,也就是后来的张三丰,辽东懿州也就是今天的辽宁阜新,准确点来说应该是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塔营子镇,当然这个地址可能也不准确,主要是因为面子问题,辽东懿州就是古时的金朝,大明王朝的鼎盛时期版图辽阔,直接就收编了辽东懿州这块地方,甭管你是金朝还是什么,都是属于我大明的,朱元璋又颇爱道学,起义的时候,还打着道教战神“真武大帝”的旗号,所以,当时辽东懿州的活神仙张三丰,也变成了大明王朝的明星人物,从王侯将相到黎民百姓无一不推崇、敬仰,但到了大明后期,辽东变成了后金,也就是后来的清朝,后金不服大明,经常会发生各种冲突,这个时候就出问题了,当朝推崇的“活神仙”竟然是敌国的人,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张三丰的祖籍就变成了一个秘密,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在今天不管是后金还是大明,都属于是中国了。

年轻时的张君宝整天穿的破衣烂衫,所以邻居都叫他张邋遢,长相呢就“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妥妥东北人的形象,年少时的张三丰记载颇少,只是说他虽然邋遢,但很有才华,读书过目不忘,比较奇异的就是经常不吃饭,有的时候几天吃一顿,有的时候几个月吃一顿,这个倒不是因为缺钱,而是要辟谷修仙,南宋之前的修道者多是修习符箓、法术一类的,不过到了南宋末期,因为丘处机的一言止杀,使得全真派的丹法开始迅速走红,张三丰虽奇,但说到底也是这个时代下的人物,所以也对全真丹法推崇有加,后来张三丰辞官修道,开始云游名川大山,在终南山又遇火龙真人传授了正统丹法,至此,才正式迈入了修行之门,这个时候的张三丰就六十七岁了,也是这个时候,张三丰才真正开始名声大振,元惠宗听说自己当朝还有这么一号人物,立马就册封了一个名号叫做“忠孝神仙”,结果,册封是册封了,名声也响,但就是不见其人,不论皇帝怎么找,就是不出来见面。

元朝末期,各地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朱元璋打着真武的旗号,一路横冲直撞,建立了大明王朝,从一个破碗到整片江山,朱元璋自己都不敢想,总以为是一场梦,所以怀疑冥冥之中有真神保佑自己,这个真神是谁呢?当然就是自己推崇的战神“真武大帝”了,所以到了洪武初年,朱元璋曾多次扩建武当山,就是因为在这座山上供奉的主神是真武大帝,像朱元璋这样的草根逆袭者偏信命运一说,因此对张三丰一事毫无怀疑,甚至大力推崇,在位期间曾多次遣使降诏,邀请张三丰入京,这次张三丰也没有玩消失,只不过每次都说自己是在遁世修仙,不想入世,一直到永乐十四年,明成祖朱棣也听闻民间有这么一位真仙,所以也极力推崇、多次诏见,不过也一直被拒绝,朱棣也是一个狠人,后来直接让大臣胡广去寻张三丰,说这次找不到,你也不用回来了,找个地方消失就行了。

虽然无奈,但胡广只能再去武当山,终日在山上祈祷,这次还真就见上张三丰了,张三丰让胡广先回去,自己会去赴约,所以胡广就快马加鞭的往回赶,结果回来之后才得知,张三丰已经来过了,这一段故事并没有正史记载,不过张三丰的弟子确实来过朝廷,还给朱棣带了一封信,信中记载的就是长生之道,大家注意一下,明永乐年间是从年开始的,张三丰出生于年,这个时候就差不多有岁了,更让人纳闷的是,记载并没有结束,明英宗也曾诏见过张三丰,还赐号为“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赐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为“清虚元妙真君”;明熹宗封号为“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这几位皇帝都没有见过张三丰真人,在位期间都曾多次诏见,大家注意,张三丰大概率是活着的,不然下面报告的官员就属于是欺君之罪了。

张三丰这人确实神秘,绝对称得上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关于他的正史记载就只有这些了,不过,根据他的著作来看,他还有很多更为传奇的经历,他说自己的师父就是火龙真人,之所以没有名气,是因为火龙真人轻视浮名,在后世也没有留下过自己的真名,后来张三丰又去到了华山,在这里碰上了陈抟,又得了陈抟的真传,据后世学者考证,张三丰确实继承了陈抟的内丹思想,张三丰说自己师承于隐仙派,麻衣道者传陈抟,陈抟又教导火龙真人,火龙真人传给张三丰,这是他们隐仙派一脉的传承,这个隐仙派确实不是杜撰的,隐仙派的创始人叫做尹喜,创立于春秋时期,这个尹喜也不简单,老子在晚年并没有著书,西出函谷关的时候碰上了关令尹喜,尹喜说什么也不让老子出关,老子无奈之下,写出了《道德经》五千字留给尹喜,这才得以过关,关于张三丰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吗?并没有,张三丰曾留下了两篇奇文,据说这两篇奇文中,就包含了他一生的秘密。

两篇奇文

第一篇奇文叫做《上天梯》,在这二百来个字中就记载了张三丰的一生,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半生简介,第二部分是后半生修道感悟,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部分,大元的意思就是元朝,张三丰出生在元朝末年,“拂拂髯如戟”形容的是容貌,往后的大意是,我留下这篇《上天梯》,如果后人能够从中有所悟,那就当做是上天所赐吧,我曾经云游四海,放弃功名,苦苦去追寻这个金丹大道,为了苦修,我放弃了家乡,放弃了妻子,甚至是自己的孩子,这个要解释一下,全真派是不可以结婚的,张三丰想要表达的就是自己的决心,经历了世俗之后,开始追寻一些更为难得的东西,世人常讲大彻大悟,前半生可以算作是“大彻”吧,我们再接着往下看,可能常人无法理解,但我深知自己不能有凡心,要抛弃七情六欲,从此,我遍访名山大川,四处隐居辟谷,为的就是早日筑基,让自己的身体达到一个超凡的程度,但是自从我达到筑基这个程度之后,我开始迷茫,我深知以自己的能力再也无法精进,此时的我居住在终南山,仰天长叹。

接下来就是第二部分了,也就是后半生的“大悟”阶段,可能是因为上天的垂爱吧,这个时候我遇到了一位影响我一生的人,这个人就是火龙真人,火龙真人告诉我,筑基虽然是锻炼身体,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锻炼心智,通过不断的磨练,让自己拥有一颗道心,身体变好不是筑基,有了道心才是筑基,再往下是“炼己忘世情,采药按时节”,大意就是炼炁,在古时叫做导引,在今天称为是气功,再往后的这段是“先天无斤两,火候无爻策,只将老嫩分,但把文武别,纯以真意求,刀圭难缕晰。”说实话,这个我解析不了,这是张三丰修炼的精髓,也是内丹术的整体逻辑,最后一段,从“十月抱元胎”开始至“仙翁寿无极”结束,这是内丹术修炼的感想,大意就是十个月的心悟和九年的面壁,让他知道了修道的精髓,忘记了身体的存在,看起来挺简单的,但这篇文章确实难懂,第二篇奇文叫做《无根树》,这也是张三丰一生的巅峰之作。

《无根树》一共二十四首诗,我们挑一首来看一下:“无根树,花正微,树老重新接嫩枝。梅寄柳,桑接梨,传与修真作样儿。自古神仙栽接法,人老原来有药医。访名师,问方儿,下手速修犹太迟。”张三丰认为顺则凡、逆则仙,只在其中颠倒颠,这是什么意思呢?古人认为人类婴儿的诞生过程是非常奇妙的,我们一开始是虚无的,一片空白,就像是天地万物处形成时的模样,后来我们慢慢形成了“神”,这个神可以理解为是灵魂,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意识,在意识的催动下,我们慢慢形成炁,慢慢开始吸收炁,这股炁逐渐开始成形,就像是宇宙大爆炸理论中的恒星的诞生过程一样,在炁的凝结下,我们慢慢开始产生质量、产生形状,形成生命,至此,人类的雏形诞生,什么叫顺呢?顺就是我们诞生之后,开始融入世间,开始存在七情六欲,开始过常人过的生活,这个就叫做顺,然后跟随着天地规律一起,白天黑夜,春夏秋冬,生老病死,这个就是顺,就是生命诞生到毁灭的过程,而想要超脱,就要做到逆。

什么是逆呢?这个逆不是远离世俗,而是深入世俗的同时要脱离世俗,这个可能不太好理解,也就是说,我们知晓了自己的诞生过程,想要逆,就要在退回去,我们要从形状,从一个生命在转换为炁,然后再让这股炁飘散,变成原来的神,然后再让神覆灭,成为一片虚无,这样,整个过程就逆转了,于是,也就逃离了天地之中这个无形的规律了,所以内丹术讲究“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把这个逆转就是我们诞生的过程,再把这个逆转就是我们超脱的过程,很多人可能以为这是玄幻小说,这确实是张三丰在明朝时写下的作品,古今中外,有人认为这是成仙的过程,也有人认为这是寻找真我的方法,至于到底如何,没有一人能够说得清楚。

1
查看完整版本: 正史中的仙人记载多位帝王诏见,活了二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