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泉边丁宝桢的尚志书院李清照曾经在此居住
TUhjnbcbe - 2024/8/25 18:21:00

孙葆元

丁宝桢在山东巡抚任上履职的第七个年头,平息了捻军的暴乱,社会渐渐安定下来。

他镇守山东,深知海内人心向背是社会稳定的基石,然而边海不宁,域内纷扰,社会的安定是人心的安定,在兵戈偃息之后,最应该做的是梳理人心。

他显然进行了社会调查,发现济南乃“文风彬彬”之地,“勤课读,工词学”,这个好的风气皆来源于昔日泺源书院和景贤书院的遗风。

他是进士出身,曾经寒窗,那时候他的家乡贵州平远没有书院,学业艰辛。

如果设立书院将接济一大批寒门学子,并且为社会培养可用之才。

在调查中他在离他官邸三里之遥的“城西郭外得隙地一区,中有泉清澈可见”于是就把这块隙地开辟为书院,并亲自为书院命名“尚志书院”。

这块清中叶的隙地在古趵突泉东侧,当时趵突泉就是街头的一池清泉,安居于市井,欞窗照水,柳抚朱栏,周边商贩云集,书场茶肆比邻,游人亦是路人。

两箭之外便是那块隙地。

说它是“隙地”其实它也有过繁荣。

有人说这里曾是李清照故居,然没有资料表明李清照在此居住过。

查《李清照年谱》:

宋神宗元丰七年()她出生于明水,六岁之前一直在明水度过,六岁上随父母移居京师。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十八岁的她与赵明诚在汴京结婚。

宋徽宗崇宁二年(),因元祐党争牵累,李清照被遣离汴京回到明水原籍。

三年之后,又由明水返回汴京。

宋徽宗大观二年()她与赵明诚迁居青州,一居十三年。

宋徽宗宣和三年()赵明诚被任命为莱州知州,次年她搬到莱州陪伴夫婿。

宋徽宗宣和七年,赵明诚调任淄州太守两年,她随夫任,但是他们的家始终在青州。

直到金兵南侵,李清照抛家南渡,那个家是青州的家。

如果说这块“隙地”是李清照的家,应该是公元年之前其父李格非的居所。

当丁宝桢围起尚志书院的围墙,围起的有漱玉、金线等名泉。

修竹铭志,清流鉴怀,是读书的好去处。

李清照以“漱玉”命名她的词集,想必是纪念她父亲生活过的故地。

丁宝桢给这个书院题写了楹联:“雅量含高远,清言见古今”。

尚志书院在文化的脉络上源远流长。

尚志书院不同于以往的泺源、景贤等书院,它除了设立经学,还开设了天文、地域、算学等学科。

毕竟时代发展了,以李鸿章为首的一班洋务派大臣提倡的“洋务运动”需要最基础的学科支撑,书院是科学技术的起点。

从学科设立可以看到丁宝桢与时俱进的心。

他不仅仅是与李鸿章合兵围剿乱兵的战将,还具有放眼天下、明察环宇科技进步的慧眼。

然而路途并不平坦,一帮守旧派抱守残缺,斥责这些学科为“机巧”,认为“诵习诗书”才是正途。

当朝大学士倭仁上疏说,“立国之道当以礼义人心为本,未有专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天文、算学只为末议,即不讲习,于国家大计亦无所损。”

监察御史张盛藻更是直言:“朝廷命官必用科甲正途者,为其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明体达用,规模宏远也,何必令其习为技巧,专明制造轮船、洋枪之理乎?”

在一场社会大变革面前,有引领者也有惶惑者,思想交锋在所难免,新事物的到来总是毁誉参半。

丁宝桢也难免受到非议。

在时代的进步中究竟哪些东西是正途,哪些东西是阻力?

社会的进步应该坚守什么,排除什么?

这是执政者必须要回答的社会关切。

六年以后他以《新建尚志书院记》对此作出答复。

丁宝桢是聪明的,他没有就实行“奉夷为师”,“恐不为夷人所用”进行争辩,因为所设学科摆在那里,坚持不渝就是对反对派的最好回答。

他避其锋芒,讲起了“尚志”。

什么是丁宝桢心中的“尚志”?

且看他说,“尚志之义,孟子已明言之,仁义而已矣”。

他话锋一转,继而说,“虽然惧而不可以训世”。

是说,虽然把仁义挂在嘴上,却不拿它当成“训世”的法则,就是当下社会的现实。

仁义经过三皇五帝到孔子,“道统递承,历千有余载”,一直没有得到切实的践行,原因在哪里?

是因为“功利之说炽,仁义之道晦”。

他不客气地指出,道学家们喋喋不休地讲着仁义二字,他们的行为准则却是功利,一事当前追名逐利,哪个把仁义道德用来约束自己?

开宗明义,丁宝桢指出了所谓经学正道的虚伪,如此虚伪的思想如何能引导积贫积弱的国家实现振兴呢?

那么学习西方的经验就不仁义吗?

丁宝桢的回答是,欲求强国,从尚志始,“欲求其进学之方,则必自尚志始。尚志矣,然后可与言学;可与言学,然后可与言仁义。吾故曰,尚志之设,是亦窃比私淑之意,欲与诸生共相勉效,而姑以末学之弊者,此也。”

他用问学的态度和目的开辟了一扇看世界的窗口,尚志许国,尚志强国!

尚志书院又名尚志精舍,尚志堂。

张曜出任山东巡抚时改为校士馆,以后又改为丁宝桢祠,年辟为李清照纪念馆。

书院已荒,在原址西侧新设尚志堂,应是那一段历史的符号。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
查看完整版本: 泉边丁宝桢的尚志书院李清照曾经在此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