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有关情况。会议要求各地明确认识,基本均衡发展不是最终目标,不论是基础较好的地方,还是基础较差的地方,都要目标长远。
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出席发布会,并重点介绍北京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缓解择校热的情况。
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成果高标准促进首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刘宇辉
北京市教委主任
年4月份,北京16个区县一次性通过了国家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验收评估。应该说,这对北京义务教育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鼓励,也是一个很大的鞭策。这些年,我们做了一些努力,当然还有很多不足,差距和不均衡的问题还是存在的,还要持续地努力。
这些年的努力,从整体上来讲,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满意度在逐渐提高。
“
持续地做大蛋糕,做好蛋糕
”
横向上,通过名校办分校、集团校、教育集群等措施使得优质教育资源这块蛋糕做大。经过几年的努力,优质教育资源数量在成倍扩大,在满足老百姓需求方面有很大的缓解。
纵向上,通过九年一贯制合作办学、九年一贯制对口直升、中考的优质高中的校额到校等措施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再扩大。
另外,采取多种措施来扶弱扶小,比如整合北京比较庞大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社会力量帮助弱、小、边、远山区的学校。在小学课程,特别是艺术体育等方面帮助他们提高,即“高参小”。
“
机会均等才是老百姓更看重的
”
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能不能让老百姓享受这些优质教育资源,很重要。机会均等老百姓可能更看重。我们按照义务教育就近入学这一要求,来改革招生制度。从年起,我们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共建”入学方式,进一步规范特长生入学工作;实行计划管理,首次启用全市统一的小学入学服务系统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教育行*部门依据权限进行查询和监控,各区公布学校的服务片区,做到每一个孩子和每一所学校公开透明;同时加强学籍管理,依据入学服务系统建立新生学籍,杜绝入学过程中的二次流动;制定下发了15条禁令,教育管理部门领导干部带头遵守,乱收费、占坑班、点招生等违反就近免试入学原则的利益链被斩断了。
通过这些举措,让老百姓看到*府办义务教育的这份责任心。
“
重视孩子全面发展,而不是在所谓的择校上、分数上过度地集中精力
”
我们在提高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比如,加强素质教育,特别强调立德树人,使得孩子全面发展,而不是在所谓的择校上、分数上,过度地集中精力。通过课程改革、每天的课外三点半等等,取得一些实效。
“
通过教育督导来促进教育均衡
”
在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为落实《义务教育法》,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北京市率先建立教育执法督导检查制度,每年坚持对区县*府执行教育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监测。此外,为加强标准化建设,制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标准,包括学前教育、中小学等等。通过市区两级的教育督导来督市区两级的*府,督*督学。市*府和各区*府签订义务教育责任书,强化责任。
“
优质均衡的教育永无止境
”
这些年,北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取得一些成效,满意度有所提高,年我市小学就近入学比例达94.50%,初中达90.68%。
但是按照《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整体要求,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是有很大距离的。核心在哪呢?核心在区与区之间的差距相对来讲还比较明显,城乡之间的差距也相对比较明显,这就是下一步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尽管有差距,经过前一轮的基本均衡评估,我们也找到了问题所在,明确了今后发展方向。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要求,我们将向着更加公平、更加均衡、更加优质、更加创新、更加开放的教育体系去努力。
不仅如此,北京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也是蛮拼的呢!
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集团化、深度联盟、名校办分校、城乡一体化学校、学区制、一校多址、教育集群……在北京,这些教改新名词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教改实招盘活了存量、提升了增量,扩大了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面。
“两三年内城六区新增一批优质学校;支持城六区帮助远郊区一批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在城近郊区、重点项目和人才引进密集地区新建一批优质学校”,在《北京市教委关于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中,新增了加大市级统筹力度的内容表述,和往年相比,这是今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策中的一大显著变化,这将意味着本市将在以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市级层面加大统筹力度,促进区域间和区域内资源布局均衡。
今年本市将继续加大市级统筹力度,重点在城近郊区、重点项目和人才引进密集地区新建10所优质学校。
年,6个城区将启动加大对一般学校的精准扶持,每个城区至少选3所普通校和优质学校合并或集团化办学;两三年内,在城区新增25所优质小学或九年一贯制学校,把辖区内最薄弱的学校并入优质教育集团或与优质校深度联盟。
年,城6区还将启动支持近郊、远郊区办学,帮扶15所薄弱校。
对于广大学生家长来说,这就意味着在东城、西城、海淀等基础教育传统高地之外,朝阳、丰台、通州、大兴、昌平等区域也将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一个个基础教育高地。未来,在本市基础教育版图上,一个个优质教育高地将相继隆起。家门口都有好学校,家长还用费尽心机托关系去择校吗?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这是本市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价值导向和目标,也正在成为本市教育发展的新常态。
今后义务教育入学将更多的以学区、集团为单元,改变以一所学校为单元的单点模式,在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中进一步推进学区化、集团办学和九年一贯、对口直升等资源管理和入学方式改革,推进首都基础教育实现全面优质均衡。
推出的这几个都学校蛮有特色哒,有以传统文化见长,有以体育活动见长、有以科学素养见长……
反正是深深印在小编的脑子里了!今个儿,哪四所学校继续跟大伙见面呢?说着说着就来了!
清华东路小学
景美情更美!
古朴典雅的“气质校园”
学校名片
清华东路小学始建于年,目前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地处学院路地区,学校东依八达岭高速公路,北临清华东路,学校人文气息浓厚,校园环境古朴典雅,被誉为“花园式学校”。
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幸福成长
教风:爱生、敬业、朴实、善导
执教思想境界:六静心、三品味
上边小编提到了清华东路小学的“六静心”、“三品味”,这个小编要好好跟大伙介绍下。
“六静心”就是静心研究教学;静心与每个学生对话;静心上好每一堂课;静心读几本书;静心批改每一本作业;静心反思自己的言行。“三品味”呢,就是品味工作乐趣;品味师生情谊;品味生活幸福。是不是挺有内涵哒?
这所学校有内涵的地方可不少,校园风景必须算一处!怎一个美字了得,绝对让你过目不忘。先上几张图大伙自行感受下!
据说学校是把“芝兰入室,久而自芳”“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办学理想融入到了校园的视觉形象中呢。同时,也彰显了师生的生存状态和质量,以及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积淀的文化元素。就这朱墙绿瓦、簇簇红花,播报君真是发自肺腑地羡慕这环境!
清华东路小学景美情更美。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老师们用一颗公正包容的心,用朴实的态度,以饱满的激情,细心呵护着每一位学生,理解和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这儿的每个孩子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天空。
近年来,学校荣获海淀区先进基层*组织、海淀区文明单位、海淀区交通安全先进单位、海淀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海淀区艺术教育示范校、海淀区营养餐管理工作先进学校、海淀区小学入学招生工作先进学校、海淀区广播操比赛一等奖、海淀区教育系统工会工作先进单位、海淀区星星火炬奖等荣誉称号。学校被命名为全国体育联盟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智力运动示范学校。年9月,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约成为“高参小”项目学校。
西二旗小学
“旗趣课堂”百花齐放
活力四射的“书香校园”
学校名片
西二旗小学位于西二旗小区智学苑内,毗邻北大、联想等高科技园区。学校总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七千平方米。以“爱满天下,一切为了孩子”为指导思想,形成了篆刻、阅读、玩具再创意、书法、音乐、体育、英语分级阅读等特色课程活动。
品牌特色定位:“旗趣”文化
办学理念:生命激扬生命,旗帜引领心智
校训:我是一面旗
育人目标:培养挺拔少年
“旗趣”文化?没错,就是这么独特!原来学校是想孩子们时刻以旗帜为榜样,给自己确定一个方向、建立一个信仰、树立一个目标,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旗趣”文化可是贯穿学校的方方面面,就拿课程体系举个例子吧!
学校的“责任教育课程”体系由《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课程》《融合性课程》三种形态构成。在《基础性性课程》中,分为《公共必修课》和《自主选修课》。
其中,市区级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为公共必修课范畴,皮影、阳光测向、戏剧、快板、花式篮球等课程为学生自主选修课程。结合学校的“旗趣”文化定位,一批经典“旗趣”课程应运而生啦。
那就先从介绍篆刻开始喽!校本课程篆刻自开展以来,孩子们别提多喜欢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青少年一代得到了传承。
皮影社团的兴起帮助孩子们了解非遗,了解传统。学校皮影社团开设五年来,课程体系日趋成熟,编排的皮影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呢。
秉承“书香校园”的办学理念,学校联合北师大课题研究,英语分级阅读已蔓延校园的每个角落里。孩子们个个英语小达人哦!
除教材外,学校数学学科致力打造数学实践课程,创建数学实验室。听着就觉得好高大上!孩子们在游戏中发展数学思维,不同层次的孩子都有展现自己的平台。
学校还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学生的语文素养。近年来各年级开展了系列课内外阅读。包括一二年级绘本阅读、三四年级绘本、诗歌、桥梁书阅读、五六年级整本书阅读、故事妈妈工作坊、故事妈妈进课堂等。
学校还开设了结合传统与创新的综合体育课程,包括武术、足球、曲棍球、篮球及健美操等。据说学校已把校园足球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以后学校肯定诞生不少足球小将呢。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
要的就是“国际范”!
中西贯通的“多元校园”
学校名片
北外附小原名万寿寺小学,年底,受益于市教委“高校支持中小学发展”项目,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年,海淀区教委打造教育新地图,将魏公村小学并入北外附小。学校现在一校两址,分为1-3年级和4-6年级,现有34个教学班,多名学生。
办学理念:“竹文化”引领,秉承“蒙以养正启慧致新”
校训:怀、有恒、勤学、向上
校风:端直、尚志、精诚、致和
学校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多元校园,怎么个多元法儿呢,小编这就说给大伙听听。最为突出的就是学校构建了多元课程体系,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比如,自主创编《竹韵》课程,渗透着竹文化的精神内涵;开展民族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致和情怀;学科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坚持经典诵读,丰厚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人手一球的快乐篮球,锻炼出学生的强健体魄……
是不是很精彩?小编晒批图吧!在这些异彩纷呈的校本课程中,促进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学校还着力打造外语特色,引进外教、聘请大学讲师讲授“自然拼读”和“斑斓阅读”。在社团中,低年级开设了“爱拼”、“爱唱”、“爱演”英语社团,高年级开设了意大利语、法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多语种社团。
学校还开展了“大使进校园”活动,邀请前外交部发言人、几十年驻外大使、参赞讲述所见、所闻、所感,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呢!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教育示范学校、北京市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市交通安全工作先进学校、北京市十佳红领巾编辑部、北京市星星火炬奖、北京市红领巾读书活动示范单位、海淀区落实督导评价促进自主发展工作成就奖、海淀区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海淀区教育系统“双培养”工作先进单位、海淀区社会大课堂先进集体、等荣誉。
前进小学
开发特色课程使足劲!
内外兼修的“精美校园”
学校名片
前进小学成立于年,办学底蕴深厚,地处海淀区东南部,毗邻北三环、学院路发展带,周边拥有丰富的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资源单位和元大都遗址公园。
育人目标:培养“勤·思少年”
校训:“每天前进一小步人生收获一大步”
办学理念:“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互动成长”
办学特色:“小而精、小而美”
介绍这所学校前呢,小编先带大伙看看优雅干净的校园环境。看!写着“勤·思”二字的巨石被一圈绿竹包围,好有一番诗情画意哦!
再继续上个图,播报君今儿个要说的重点就是它了——学校“勤·思”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框架图。
在“勤·思”课程体系中,所有课程指向发展学生的“勤”、“思”品格。课程体系具体可分为三大课程群集:勤习课程(基础型课程)、乐学课程(拓展型课程)、善思课程(研究型课程)。
善思课程包括博物馆课程和学科实践活动。如:低年级博物馆课程学习---奇妙的星空;中年级博物馆课程学习---方寸之间的文化;高年级博物馆课程学习---“春燕又绿金水畔雨燕衔枝暖京城”。
乐学课程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主体,是国家课程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服务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乐学课程进一步分为必修和选修课程。
接下来呢,小编再来介绍下学校的特色课程哦!比如电影课程,学校于年被全国少工委授予“雏鹰影视教育基地”称号,开设了以电影教育为特色的校本课程。
再比如舞蹈课程,学校自年起坚持在1-6年级全面开设舞蹈课程。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每个孩子都进行基本功、民间舞、芭蕾舞、街舞的训练。舞蹈社团多次在市、区级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的成绩。
还有学校响当当的学科实践活动。学生们走进超市,在购物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学生们走出校园,在“小脚丫走中国”系列活动中探索“花园路”的秘密;学生们在“英文电影配音与表演”中走进动物的世界……
学校还有《果果和朋友》、《攀登阅读》两门课程,孩子们别提多喜欢了!其中,《果果和朋友》是学校从英国引进的的一门新课程,旨在培养一、二年级的“小豆包”们应对校园生活的能力。
这么拼的学校不取得成绩才怪呢。学校先后被评为海淀区艺术教育特色校;海淀区艺术教育先进校;海淀区科技教育先进校;海淀区国防教育先进校。被授予全国少工委授予号“雏鹰影视教育基地”;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基地校;北京市少先队大队“星星火炬奖”等。
本期的四所学校就介绍到这啦!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您心中哪所学校育人特色最鲜明?快来参与下面的投票吧~~~
内容来源:海淀区教委,由教育*策解析小编综合排版,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后台删除,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